摘要:《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自2017年以來,金正大重點打造了覆蓋全國22個省的金豐公社,對金正大諾泰爾等公司進行投資,收購世界知名肥料企業一一德國康樸公司,以上項目耗資超過數十億元,而金正大自身的盈利水平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出現明顯縮水。針對公司一季度業績、財務相關問題,記者多次致電致函金正大方面,公司董祕稱會安排相關人員對接採訪事宜,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出任何回應。

近日,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大”,002470.SZ)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報顯示,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九成。這是金正大自2010年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業績滑坡。

作爲我國複合肥行業龍頭企業,金正大擁有“農業界華爲”的稱號,多項產品、技術在行業內領先。不過近年來,該公司在激進擴張中接連陷入財務爭議,比如無實物流轉的貿易收入等,爲此,金正大多次遭到深交所的問詢。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自2017年以來,金正大重點打造了覆蓋全國22個省的金豐公社,對金正大諾泰爾等公司進行投資,收購世界知名肥料企業一一德國康樸公司,以上項目耗資超過數十億元,而金正大自身的盈利水平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出現明顯縮水。

針對公司一季度業績、財務相關問題,記者多次致電致函金正大方面,公司董祕稱會安排相關人員對接採訪事宜,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作出任何回應。

業績“失速”

根據金正大發布的最新財報,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25.9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40.95%;扣非淨利潤爲1996.29萬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92.38%。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歸結爲受疫情影響。而化肥行業上市公司在4月底陸續出爐2019年財報之際,金正大於4月24日發佈公告稱,公司2019年經審計年度報告將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披露,延期披露的理由同樣是受疫情影響。

事實上,這不是金正大首次出現業績下滑。記者注意到,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77.77億元,同比下滑43.52%;淨利潤爲4.29億元,同比下滑48.76%。對於這一數據,金正大在財報中解釋稱:“農民種植積極性不斷降低,同時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要求不斷提高等因素的影響,複合肥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盈利空間被壓縮。”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金正大的主營業務爲複合肥、緩控釋肥、硝基肥等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2010年以來,其複合肥的市場佔有率維持在10%左右,連續多年蟬聯國內第一。

太平洋證券2018年發佈的研報稱,複合肥行業規模以上集中度CR4已從2009年的24%提高至2017年的32%,化肥“零增長”政策倒逼複合化率提高,理論測算複合肥需求CAGR爲7.73%,龍頭公司受益最大。

然而,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作爲行業龍頭,金正大的業績卻逐漸“失速”。分產品來看,金正大主營的複合肥銷售額在2017年、2018年兩年間都處於下滑狀態。截至2019年上半年,控釋複合肥的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滑92.02%,其他原料化肥、普通複合肥的營收也分別出現了70.51%和29.81%的負增長。

卓創農業分析師陳洪向記者表示,隨着2016年國家推進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複合肥供應和需求量減少,相關企業前期積壓的庫存逐漸消化,對於終端市場而言,供需差進一步縮小。在供需關係逐步改善的過程中,原材料成本敏感上調,2018年複合肥的市場價格上漲至近5年來的最高位,市場波動較大。進入2019年之後,複合肥行業需求表現更加脆弱,“打價格戰”現象加劇,特別是常規復合肥,市場價格持續走低,這對相關企業的業績增長構成了較大壓力。

財務疑雲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深交所針對金正大2019年半年報發佈問詢函,此前該公司發佈2018年年報後,同樣引發深交所的問詢。這兩次問詢都對該公司預付款項大幅增加進行質疑。

2018年3月,金正大與臨沂綠力簽訂採購協議,採購氯化鉀產品,並按照合同約定向臨沂綠力預付貨款2.1億元。不過2019年半年報顯示,金正大已收回預付給臨沂綠力的2.1億元款項,至於收回預付款的原因及供應商是否已正常支付資金佔用費或違約金,外界並不知情。

問詢函稱,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正大預付款高達66.50億元,較期初增加14.23億元,其中與日照昊農、臨沂綠力等單位發生較大額資金往來,但預付款項多數並無實際貨物採購入庫。

金正大在給深交所的回覆函中表示,合同簽訂後,氯化鉀市場價格波動大,臨沂綠力轉變經營方向,避免氯化鉀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損失,擬不繼續履行合同。考慮到臨沂綠力已經受市場價格波動造成了自身經營損失,確已無力履行該合同,公司經多次協商,合同終止履行。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記者透露,預付款項並無實際貨物採購入庫的行爲,本質上是上市公司以預付款項爲名,變相將自己的資金借給對方,不排除公司治理存在缺陷,財務風險管理存在漏洞,同時也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和違規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

另一方面,根據金正大披露的控股股東及關聯方佔用資金情況審覈報告,2018年期初,金正大對諾貝豐(中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貝豐”)的預付款爲-560.9萬元,2018年末,這一數字驟升至37.14億元,形成原因系經營性往來。然而截至2019年4月,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時,金正大尚未收到貨物,至2019年6月30日,諾貝豐累計完成供貨13.69億元,仍有25.92億元供貨未履行。

據財聯社報道,根據藍鯨紅岸風險挖掘系統顯示,金正大近年來一直存在資金遭關聯佔用的可能。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正大或有30.87億元的資金遭到關聯方佔用,在此背景下,金正大開始出現財務危機。

擴張之路

1998年,金正大誕生於臨沂市臨沭縣,這裏是山東省化肥企業較爲集中的區域,作爲後來者的金正大自主研發出緩控釋肥,一度成爲行業翹楚。2010年,金正大登陸深交所,成爲中國緩控釋肥領域第一股。如今,受內外部因素影響,複合肥行業整體表現疲軟,金正大的競爭力已不如當年。

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肥料是維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生產資料,行業整體上是向前發展的,並不存在業績持續低迷,只是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必然會面臨優勝劣汰。按照這名業內人士的說法,金正大如今的困境與其財務問題、激進擴張不無關係。

2014年,金正大給全資子公司金正大諾泰爾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正大諾泰爾”)增資,用於年產60萬噸硝基複合肥及40萬噸水溶性肥料工程項目建設。截至2018年底,該項目實施完畢,共投入12.69億元。然而,這筆數額較大的投資卻並沒達到預期效益。財報顯示,2018年,金正大諾泰爾的營收僅爲13.37億元,淨虧損1.59億元。

陳洪指出,從初步統計來看,2019年,我國複合肥總產能約爲1.8億噸(注:時開時停的企業不在統計範圍內),但最近幾年,我國複合肥的用量基本保持在5000萬噸左右,過剩比例相當大,現在市場上並不缺少複合肥產品,缺少的是針對種植全產業鏈的服務,過去那種求規模、重營銷的野路子在當下難以持續,轉型已成爲整個行業的一大課題。

金正大也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爲打通生產到銷售、田間到市場的壁壘,2017年7月,金正大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華夏銀行等聯合成立金豐公社。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以農業生產性託管爲主的服務模式,可以爲農戶降低投入、提高產量、增加收益。金正大方面當時提出,將建立1000家縣級金豐公社。

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豐公社已在全國22個省建立了337家參股縣級金豐公社,開拓23991家村鎮級鄉鎮服務中心。據瞭解,金豐公社的收入主要是通過集中採購上游供應商的農藥、肥料、種子、農機等生產資料,銷售到縣級金豐公社,在大規模採購中獲得價格優勢和利潤。

然而,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6月,金豐公社已虧損5195.58萬元。金正大方面稱,主要原因是目前金豐公社仍處於創業階段,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市場開拓,導致整體利潤出現虧損。

當然,金豐公社只是金正大擴張路上的一步棋。2016年,金正大還斥資1.16億歐元(約合8.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德國康樸公司等24家企業。據瞭解,德國康樸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園藝化肥和植保產品供應商。另有消息稱,這是當時中國化肥行業海外併購第一大單。

兩年之後的2018年7月,金正大將德國康樸公司的技術引入中國,並將德國康樸公司旗下的康樸(中國)公司落戶貴州甕安,德國康樸公司針對果蔬等經濟作物的全線特種化肥,在這裏正式投產。衆所周知,貴州甕安享有“亞洲磷倉”之稱,很顯然,金正大更大的野心是希望將國外城市園藝的高端化肥技術應用於中國經濟作物中。

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農作物,有着不同的生產方式,引進國外技術不可盲目。在他看來,當前大多數肥料企業並未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市面上仍存在一些炒概念的“高端肥料”,這是一種低水平的重複,歸根結底在於對中國農業和中國農村缺乏瞭解,未來仍需不斷突破。

“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高端肥料主要集中在水溶肥、功能肥兩大類,現在很多經銷商都在有意識地去推廣這種肥料,但是由於市場價格偏高,農戶對於高端肥料的含金量缺少辨識,加上大小企業都在開發,會導致魚目混珠的產品摻雜在市場上,價格也是參差不齊,很多農戶有心理牴觸,目前主要應用於經濟作物區,糧食區並沒有普及開,需要企業進一步尋找方法。”陳洪對記者說道。(記者 金貽龍 蔣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