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臺新節目,年年都有新創意。轉眼間,五年了,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從無到有,從強到精,從精革新,顛覆了一茬茬武警官兵對於戰士文藝的認知,始終在重置着老舊的文化傳播模式,持續攀登軍旅藝術的高峯,打造了耀眼的武警文藝品牌,在軍營內外引發強烈反響。

有人也許會心存疑慮,一羣由執勤戰鬥一線官兵組成的戰士文藝隊伍,到底有多大的能量,面對思維越來越新潮、眼光越來越挑剔、自我意識越來越濃烈的年輕官兵,他們是否還擁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蹚出一條嶄新的大道?他們的過人之處在哪裏,他們留有什麼“殺手鐧”?

有軍人的地方就需要戰士文藝,任務越是艱鉅的地方,越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從不怕山高路遠,從不怕艱難險阻,把戰士文藝帶給戰士,把崇高情懷融入言行;作品變了,但傳承紅色基因、傳播強軍正能量、激發練兵備戰熱潮的神聖宗旨沒有改變。劇作界有一句名言“所有新故事,都是老橋段的重新排列組合”,乍一聽有些生硬,還帶着一點投機。但細思量,會發現在千篇一律、老生常談的故事當中,堅持主題思想和藝術擔當,找準“經緯度”和“臨界點”,我們的故事就能深挖不竭、取之不盡,還總能推陳出新,並且新的有創意,新出時代內涵,新出一個又一個備受廣大官兵推崇的藝術高度。

創新是一個偉大的課題,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深諳此道,所以屹立不衰。他們一路尋找蒐集屬於武警官兵自己的故事,取其精華,搬上舞臺,不僅演給官兵,還要演給大衆,在揭祕武警官兵的內心世界、弘揚軍事文化的道路上做出卓越的貢獻。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創新是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的基因,也是戰士文藝的生命。五年來,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一批批戰士文藝工作者心懷理想,潛心篤志、勇於攀登,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爲廣大官兵構建了獨特的集體記憶。觀察那些優秀的創演人員,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聚焦作品、專注創新。

戰士文藝創新中的每一步,其實都是在叩問自己。要想抵達高遠意境,必經一番心靈苦旅。回溯野戰文化小分隊的發展歷程,那些在基層在戰士心目中熠熠生輝的精品力作,如《三班故事會》《魔鬼周》《嘎兵阿嘎》等作品無一不浸潤着創演人員的匠心。陳忠實“背井離鄉、奮筆四載”,纔打造出震古爍今的文學鉅著《白鹿原》,倘若過於看重投入產出、文藝變現,不尊重藝術規律,只會愈發急躁、消解創作能力,終將與戰士文藝的真諦漸行漸遠。五年來,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不向市場要效益,只從戰場找靈感,不從流水線上找套路,只從兵心兵味中要情感,杜絕了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作品有數量更有質量、有高原也不缺高峯。沒有高質量的創新,就沒有高品質的作品,更難言高水準的審美。唯有以匠心守護戰士文藝,抵制急功近利、粗製濫造,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才能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拿出無愧於時代的好作品。

“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改造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藝。武警部隊野戰文化小分隊吮吸着改革強軍帶來的豐富養分,葆有匠心,靜水深流,不斷築就着戰士文藝的高峯,爲豐盈當代強軍文化,書寫着別具一格的史詩。

作者:盛飛 竇椋 陳培養

更多精彩請關注

中國武警網https://wj.81.cn

可能還喜歡

習近平出席中央軍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武警現實題材劇作《嘎兵阿嘎》首演亮相南京

新兵團 | “胖子班”的強軍突擊

本期監製:代   烽

▎責任編輯:吳   敏   

編      輯:王龍偉

▎校      對:丁寶順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