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发展日新月异

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运转车长、扳道员

茶炉工、巡道工、电报员……

这些带着铁路记忆的老工种

或渐渐被机器取代

或慢慢消失在时代的大潮中

今天的推送或许少了一些诙谐

因为面对这些曾经为铁路

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铁路人

我们心怀敬意

“火车守护神”——运转车长

运转车长曾是铁路行车主要工种之一,人称“火车守护神”。2014年10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普速旅客列车正式开通使用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至此,运转车长这一工种退出历史舞台。

2014年10月14日,济南客运段运转车长最后一次使用信号灯。

老一辈运转车长监护列车运行。

格尔木车务段是目前唯一保留运转车长的运输站段。青藏铁路格拉段旅客列车全部安装有列尾装置,而因为地处高原,出于安全考虑,格拉段运转车长这一工种依然保留,即通过“人防”“技防”双重保障,保证格拉段列车运行的绝对安全。

工务“五大工种”之一——巡道工

巡道工曾是铁路工务“五大工种”中的大块头,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排头兵。进入20世纪,铁路逐步实行全自动闭塞区段,新设备、新手段在科技安保中的比重加大,巡道工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铁路线路设备质量的大幅提升,只有在设备质量落后的支线或设备复杂的站场还有少量巡道工的存在。

安全守门人——道口工

作为铁路平交道口的守护人,道口工曾经在铁路系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口时刻不能离人,道口工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近几年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越来越多,让铁路线路和社会道路从平面交叉变为立体交叉,实现两不妨碍。随着平交道口的减少,道口工也越来越少了。

2018年10月30日,在510国道与集通铁路交会的K240道口,道口工在接发列车。当天12时40分,道口被拆除,使用23年的公铁平交道口正式封闭,而距离道口50米远的一处公跨铁立交桥已全部完成施工。

“火车的方向盘”——扳道员

扳道员在列车进出站前,执行车站调度室发出的指令,操作扳道机,把进出站口的铁路道岔扳到需要的股道上,以保证列车行驶路线正确和行车安全。随着技术的发展,铁路道岔由人工扳道逐步变为远程操控的电动转辙机,扳道员也越来越少。

“车厢里的甘泉”——茶炉工

在“绿皮车”上,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开水供应只能依靠随车烧水,茶炉工就是专门负责烧水和送水的人。随着铁路的电气化,“绿皮车”逐渐被空调列车和动车取代,电茶炉、电热饮水机等新设备的出现,省却了人工烧水的繁琐。

车厢中茶炉工推着送水车的身影,也许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了。

“与电波共舞”——电报员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电报是一种老式的传播方式,但是出于通讯安全的需要,电报曾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电波为铁路运输提供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信息传送服务。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等高新技术逐渐取代了电报的功能。

发报机、电码本、发报纸……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很多都不认识这些古老的物件儿了。

时代的车轮永不停歇

多少人曾推动它滚滚向前

不忘过去,不畏将来

铁路老工种的逐渐消失

代表着铁路科技的不断进步

而这些曾为铁路发展

添砖加瓦的铁路人

我们不会忘记

文图:综合《人民铁道》报各地记者站

封面制作:王小雪

编辑:文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