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重視工業,以科學務實的態度謀劃工業,以強烈擔當和紮實作風發展工業。

持之以恆推進強工興市

劉 雪 榮

黃岡是傳統農業大市,工業基礎弱,產業底子薄。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四抓”工作方略。2013年,市委四屆七次全會確立“雙強雙興”發展重點,把“強工”擺在首要位置、作爲主攻方向,毫不動搖推進工業發展。經過十餘年努力,黃岡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向強的重大轉變,爲黃岡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時代,我們更要緊緊扭住強工這個“牛鼻子”,在深化認識中保持戰略定力,在創新理念中明確努力方向,在強化措施中抓住關鍵發力,動員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大抓工業、辦好工業,全面開啓黃岡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

重視工業

黃岡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湖北區域性增長極,工業必須挑大樑、扛大旗、當先鋒。

羅學珊 攝

工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就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系統闡述,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部署,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遵循和行動指南,明確告訴我們工業作爲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着力點,也就是推動高質量的關鍵支撐。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發展工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工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強不強,一個地區發展好不好,關鍵要看工業,工業就是核心競爭力。從國家看,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系統創新,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發展的韌勁好、潛力足、競爭優勢明顯。中國是世界上首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大類、中類、小類的國家,這是任何國家不可比的。今年珠海航展,殲20、運20等新型戰機和尖端軍事武器精彩亮相,充分證明中國製造業已經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人才儲備最多、實踐經驗最豐富、體系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從地區看,一個地方有大工業支撐,經濟底子就好,綜合實力就強。我省其他經濟實力強的市,都是在大型企業或產業基地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產業鏈,形成了大工業體系,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工業是黃岡加快發展的現實選擇。當前,黃岡工業還有很多問題擺在面前,必須正視,急需解決。一是規模不大。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屈指可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偏低,規上企業平均產值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產業缺塊頭、行業缺龍頭、產品缺拳頭。二是創新能力不足。高新技術企業個數少、高新技術產值低、研發投入少,多數企業普遍處於行業中低端水平,遠遠達不到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三是競爭力不強。一些企業看似塊頭不錯,但經不起風吹雨打,比較脆弱,內在原因就是企業的競爭力不強、適應力不強。嚴峻的現實再次警醒我們,工業興則黃岡興,工業強則黃岡強,工業富則黃岡富。全市上下要堅信黃岡發展的潛力在工業、希望在工業,樹牢強工意識,增強工業自信,廣泛凝聚重視工業、關注工業、研究工業、發展工業的濃厚氛圍,全身心打好強工攻堅戰。各級經濟部門和廣大企業在內的工業戰線要以發展工業爲己任,當好主力軍,挺起硬脊樑,以捨我其誰的雄心壯志把黃岡工業發展好,爲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厚植工業基礎。

以科學務實的態度

謀劃工業

工業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系統工程,有其內在規律,要用科學務實的態度去謀劃推進,光有豪言壯語、滿腔熱情、苦幹蠻幹是行不通的。

羅學珊 攝

既要正視差距,又要堅定信心。我市工業與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是客觀現實。在面對差距、承認差距、正視差距的同時,更要看到持之以恆抓工業打下的堅實基礎、創造的有利條件,正在形成厚積薄發的態勢。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401家,高新技術企業215家,產值過億元企業368家,特色產業集羣32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特別是一批投資過百億元的工業項目即將建成投產,將對我市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拉動作用。我們必須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勇於正視困難,敢於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地加快工業化進程。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就是要志存高遠,堅持新發展理念,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大格局中區審視黃岡,規劃黃岡工業,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實現宏偉的發展目標。比如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工業總產值必須在2017年底的2178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拿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腳踏實地就是立足當前、結合實際,從具體事抓起。當前,要紮實推進“雙百”項目、招商引資、服務企業、創新創業行動,把工業企業培育、引進、壯大等工作抓實抓好,決戰四季度,奮力保目標。

既要“一輪明月”,又要“滿天繁星”。這是我們抓工業的指導思想。“一輪明月”就是頂天立地的支柱產業、百億企業,“滿天繁星”就是衆多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我們要着力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特色支柱企業,努力打造百億企業、千億園區,發展衆多規上企業,在全市發展形成“金字塔”結構的工業佈局。

既要雷厲風行,又要久久爲功。我市正由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邁進,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比,還相差一個階段。要縮小這個差距迎頭趕上,還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必須長期打算,久久爲功。要認識到黃岡工業化的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牢固樹立“打攻堅戰、打持久戰、打硬仗”的思想,從現在做起,從當下做起,從眼前做起,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實。

以強烈擔當和紮實作風

發展工業

抓工業既要有科學的全局謀劃,正確的理念方法,還要有抓落地的具體措施。經過前階段的粗放經營、快速發展,我市工業進入由量到質、瓶頸突破的關鍵時期,需要在產業集聚、集羣發展、創新驅動、品牌提升等方面強勢推進,實現工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大抓招商引進工業,優化增量。始終把招商引資擺在重要位置,作爲強工興市的主抓手、主渠道,大力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落實我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八項政策清單,在增量崛起上下功夫。充分運用好“推介會、小分隊、大員上、反覆擂”的“四法”,拓寬招商渠道,提高招商成效。按照“信息變意向、意向變協議、協議變合同、合同變工地、工地變工廠”的“五變”方法路徑,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拉長鏈條,不斷壯大工業經濟總量。

精心扶持呵護工業,盤活存量。狠抓企業進規,堅持能進盡進的原則,加強跟蹤調度,確保顆粒歸倉。狠抓挖潛擴規,以服務企業行動和“兩月一單”爲抓手,強化資金、用工、人才要素保障,全力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挖掘增長潛力。對梳理出來的需重點幫扶的困難企業、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促進企業變發展潛力爲發展效益。狠抓技術改造,根據《全市重點技改項目清單》,對接省“萬企萬億”技改工程,積極爭取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重點圍繞兩化融合、節能降耗、質量提升、安全生產等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提高企業技術裝備和效益水平,確保技改增速繼續保持在合理水平,加速存量變革。

完善產業鏈配套工業,提高質量。堅持全產業鏈統籌佈局,補鏈、擴鏈、壯鏈、強鏈式招商引資,推動企業抱團成鏈、集羣集聚發展,構建首尾相連、上下銜接、集約集聚的產業生態循環體系,加快形成完整產業鏈,構建大規模產業集羣。聚焦無中生有、有中生新、融合發展,加強系統創新,實現工業經濟整體質量新突破。

齊心協力大幹工業,激發能量。領導力量要向工業聚焦,資金、資本要向工業聚合,社會資源要向工業集中,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投向工業,集中力量推進工業發展。經信部門要充分發揮抓工業牽頭抓總的作用,加強調查研究,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要創新創優服務,當好助推企業發展的排頭兵。全市上下要合力攻堅,全力以赴,形成大幹工業的大合唱,推動黃岡高質量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