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企業信息

  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這一年,互金行業用“風雨飄搖”形容也不爲過。

  一家家平臺的“爆雷”讓每一位行業人神經時刻處於緊繃的狀態,好在這一切似乎都趨於平靜。雷潮過後,大家也都明白了,合規纔是立足之本。平臺自查、資金存管、衝刺備案也成了每一個網貸平臺現階段正努力完成的目標。

  近期,在監管強化專項整治背景下,隨着合規檢查工作的推進,網貸加速洗牌,行業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市場良性發展態勢也漸趨明朗。蝴蝶銀認爲,對於網貸行業來說,當下屬於一個重整旗鼓、再度盛放的階段,也是平臺修煉內功、蓄勢待發的階段。

  網貸行業穩健回暖

  據第一網貸最新發布的《2018年10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10月份全國網貸成交額948.52億元,環比增長11.48%;日均成交額30.60億元,環比上升7.9%;新發生問題平臺66家,同比下降20.48%;另外,10月份成交額5億元以上的平臺數比上月增加7家,10億元以上的多6家。

  從以上數據來看,網貸平臺的運營更加穩健,行業風險的影響得到緩釋。蝴蝶銀作爲行業從業者,一直與監管部門保持積極對接溝通,也時刻恪守合規準則、履行規範條例,加快合規劃進程。

  加快回歸信息中介本質

  網貸的原始形態是:平臺本身不參與借款,只提供信息撮合、信用審覈評估等服務,借貸利率雙方在法定紅線下自由協定。或許,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異化,但隨着互金風險自查及整治工作的推進,現在無論是監管還是平臺自身,都在迴歸網貸平臺信息中介的身份。

  我們有理由相信,網貸行業發展正在越來越規範。蝴蝶銀表示,網貸平臺只有發揮強大的技術優勢,做好信息中介的本分,才能真正在服務小微企業、拓寬居民投資渠道方面發揮作用。同時,蝴蝶銀按照監管下發的自查清單36大類108條細則,已經積極落實各個部門、責任到人、分批次、分項整改。例如,推進信息披露透明化,在官網和APP及時發佈更新平臺及借款資料信息;完善風險評估制度,堅持小額分散原則等。

  風控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無論是整改的加速還是身份迴歸,監管層和平臺自身的目的都是讓行業加速回到健康的發展軌道,讓行業堅定信心,讓投資者重拾信心,而P2P合規平臺則需要再堅持。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這背後還需要一個更加堅強的“盾”,那就是無論投資者還是監管層都比較看重的內部風控和外部合規。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而金融的重點是風險控制。據悉,蝴蝶銀自2015年12月正式上線運營以來,始終將金融風險防範放在要位。平臺設立八重審覈機制,涵蓋了信貸策略設計、項目來源風控、項目收件風控、大數據反欺詐、信用風險評級、信貸專家評審、上標放款、貸後管理等八層風控程序,囊括60個風控節點,切實防範出借項目風險,保護出借人利益。

  結語

  未來,相信蝴蝶銀等積極配合監管檢查、認真備案的網貸平臺,必將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順利跨過行業陣痛期,擁抱前景廣闊的網貸市場,推動行業儘快回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