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区持续提升市政设施面貌

10月26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话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还就市政设施运维工作如何从由突击型、粗放型治理转向常态化、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一段时间过去,市区市政设施的短板是否补齐?连日来,我们走访市区江南、江北部分路段,发现市政设施不规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相关部门加强了市政设施的巡查和管理,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路口的改造,成效明显。

江北

市政设施维护已全面完成

前不久,我们途经市区江北八一北街,市政养护所的养护工在已经铣刨好的路面周围设置了警示标志。当晚10时许,他们对这块路面重新铺设沥青,养护工取出一包黑色缎带,沿着铣刨好的路面边缘放置一圈。“这叫嵌缝条。”施工班组负责人陈攀说,在准备修补的路面边缘放置嵌缝条,能有效黏合新修补路面和原有路面间的缝隙,防止雨水渗入,延长路面寿命。在铣刨好的路面上撒好底子油后,装载着沥青的摊铺机缓慢行驶,20多分钟就铺设好了一半路面,而后再由压路机来回碾压四五遍,新铺设的道路已然平坦齐整。

这样高效的道路修补场景并不少见。烈日炎炎,沥青路面已是热浪翻滚,许多工人都热得脱水,但他们只是在树下喝口水稍作休息就继续投入到工作中……这一幕,发生在9月底,市政管理处10多名养护工人在河盘桥社区小坝巷高温作业,全力保障居民安全出行。据了解,小坝巷建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修修补补、高低不平。路边还有一条废弃的明沟,时常有路人摔倒。为了改善道路环境,市政管理处与河盘桥社区一起将废弃的明沟填实,铺了1000多平方米的沥青路面,把200余米的小巷修缮一新。

同样在近期修复的还有桃花路环城东路口(碧水豪园对面)人行道。该路段为老小区道路,使用年限比较久,由于机动车常年停放,导致彩砖路面龟裂、破损。经过修复改造后,该路段现已符合车辆通行要求。在环城北路广和苑小区北门,有一片公共区域的路面破损、下沉严重,目前也已修复完毕,既解决了破损问题,又开辟一块可以合理利用的停车区域。

除了道路修复之外,市政管理处还在交通设施上动脑筋。比如,新华街、恒大路口毗邻核心商圈,人流车流较为密集,却一直没有红绿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市政管理处积极与交警部门、规划部门对现场进行查勘,确认该路段是否有设置红绿灯的必要性。同时,该处还与财政部门进行协调,申请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地施工,新华街、恒大路口增设红绿灯工程完工,极大改善了交通拥堵的状况。此外,在中山路、青春路、春晖路、新华街、八一北街等18条主次干道,市政管理处安装了车止石14090块,安装隔离护栏3795m,安装止车挡600根,实现人车分离,规范人行道秩序。

理清“三张清单”抓好长效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对辖区内市政道路和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快速、高效地整改、修复,确保在省检、国检迎检中不失分。”市市政管理处主任段兴华介绍,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市政管理处结合实际,理清“三张清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项目清单,制定相应方案。按照“一年普修,抓重点;两年提升,破难点;三年巩固,呈亮点”的工作思路,先主后次、由内而外推进。全体干部职工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主要道路、核心商圈及重要窗口周边市政道路和设施的修复工作。

数据显示,自开展创建以来,市区道路路面零星修复面积达28340.55平方米,其中修复沥青路面268.76平方米,修复水泥路面155平方米;修复人行道24278.74平方米,整改35个路口的盲道设置问题,更换侧石1314米、平石952米,更换车止石42块;更换窨井盖76只,疏通下水管道29717米,掏挖污水井496只、雨水井484只、边井1172只。

在此基础上,市建设部门与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加强对接,推进市区道路和交通设施的提升优化,进一步解决市区停车难、停车乱及市民出行难等突出问题,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与多湖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万达业主联系对接,做好万达区块市政道路交通优化工程;与各管线单位对接协调,对沿街各管线单位箱柜进行维护维修美化,加强市政道路上的管线井破损、线路乱拉等问题的整改。截至目前,市政管理处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已施划停车泊位6017个,其中补划车位233个,新增2947个;完成精细化路口8个,施划爱心斑马线20个路口78组,“车让人”礼让斑马线265组,并对辖区标志标线加强巡查、查漏补缺,共施划约29000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江北老城区很多道路红线外的路面(建筑退让部分)管理主体不明,即使有责任主体,但也没有很好的维修养护,长期处于失管、失修状态,市民投诉量大,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氛围下,市政管理处主动承担起这部分区域修复的重任。

市建设局副局长季文秉表示,市政养护是建设部门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投入大,修复也是经常性展开。通过这次文明城市创建,市政设施得到了全面整治改善。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更新修缮市政设施,让城市面貌得到持续提升。

江南

40名“啄木鸟”组成专业巡查队

在双溪西路延伸段的一个窨井边,我们见到金华开发区建设局市政园林科副科长占旭俊。他正用铁镐熟练地把井盖打开,然后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这是个污水井,由于污水管道发生破裂,导致一部分污水溢出,需要先把污水抽空,然后进行管道修复。

“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金华开发区成立专业巡查队。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十几个小区的截污纳管工程和市政设施等,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占旭俊说,发现一处雨污混流点,至少要察看周边四五处窨井。由于经常要打开窨井盖探看,他的汽车后备箱里一直备着一把铁镐和一把专业手电筒。尽管天气转凉,可一次次开井盖察看,占旭俊的衣服很快湿了大半。

“江南的管网分布情况,应该没人比占旭俊更熟悉了。他是活地图,哪里有窨井一清二楚。”金华开发区建设局副局长童桂华说,占旭俊的电脑上详细记录着每条管网的信息,从管网全长、均宽到占地面积、窨井数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像占旭俊这样的高手,金华开发区专业巡查队里还有40名。每一个巡查队员都和“啄木鸟”一样,深入大街小巷“抓虫子”,然后将问题统一汇总报送给市政养护所,再交由专业工程队进行修复。“从今年4月至今,日均发现问题40多件,起码解决了近一万个市政设施的大小问题。”巡查队队长叶樟林说。

运用高科技

“一张图管理一座城”

仅仅靠40名巡查队员,不足以实时应对整个江南范围内的市政设施建设维护。今年9月,金华开发区与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合作,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视频分析、GIS、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开发建设“智慧开发区文明创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人、事、物”联网,接入并整合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和各类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将这些数据叠加到电子地图上,实现“一张图管理一座城”。

智慧开发区文明创建综合管理平台给市政设施维护添了许多“眼”和“手”,为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定制化开发网格员手持移动终端和“综管通”APP,实现网格员与智慧开发区文明创建综合管理平台之间信息、指令的上传下达、网格员工作轨迹动态监控。网格员通过“综管通”APP、可视化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将巡查发现的信息、问题、事件等处置情况第一时间上传平台,也可以第一时间执行现场视频连接,提高事件沟通、协调和及时处置能力。

据了解,目前金华开发区有2000多名专职的网格员,通过APP及时发现、上传和解决文明创建存在的问题,运行一个月以来,就上报14000多件各类问题,涉及市政修复的500多件都及时得到修复。

三年内安装3000多个监控探头

如果说以上举措还不够保险,那么金华开发区还有第三大“法宝”——监控探头。今年,金华开发区成立“智慧办”,由执法部门牵头,计划三年内在街头路面安装3000多个监控探头,发现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问题,今年一期已经完成578个探头的设置。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541个监控点位投入使用,主要覆盖八一南街、双溪西路、婺州街、双龙南街、永康街等主次干道、文明创建示范小区和部分城中村(老旧小区)。目前已完成的软件系统有受理协同子系统、违法停车管理子系统、市容市貌管理子系统。

受理协同子系统主要负责统一接收、处理、反馈来自市智慧城管和智慧开发区下派的案件,并通过短信提醒有新案件和即将超期案件。同时,通过视频手动抓拍案件。受理员通过全球眼客户端自主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并通过“受理员发现上报、值班长初审、法制科审核、局领导审批、发至中队查处”的规定流程对视频发现的案件进行立案查处。违法停车管理子系统(包括人行道违停自动抓拍系统),主要通过前端监控设备对人行道违停车辆进行自动抓拍,并自动上传至智慧城管平台,经过人工审核后,发送至市违停处罚系统。市容市貌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沿街商家管理系统和流动摊贩管理系统。对沿街商家和流动摊贩进行基础信息登记并进行后期管理。

童桂华表示,监控探头的大批量投入使用,将为金华开发区及时发现和解决市政设施问题提供强有力支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