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

公立幼兒園是家長給孩子擇校時的首選,但身邊不少家長表示,進公立幼兒園好比萬人過獨木橋,提前一年可能都預約不上,爲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一位招生辦主任無意中透露出了三個內幕——

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學生過度飽和

所謂的公立幼兒園主要分爲教辦園、集體園和部門園。

教辦園的開辦部門爲教育機關,一切資產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各類經費由教育局撥付,職工由教育局任命;集體園的開辦部門爲鄉鎮、街道、村鎮或社區,一切資產歸集體所有,各類經費由主辦單位統一撥付;部門園的開辦單位則爲政府某個機關部門、國有企業等,一切資產由主辦單位所有,職員由主辦單位統一任命、管理。

這一性質決定了公立幼兒園在財務費用比較經濟划算,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統一收費,且費用能做到公開、透明,讓家長隨時知道自己的錢具體花在哪去可,做到心中有數,而私立幼兒園多爲盈利性組織,收費較高,且沒有統一標準,有時還會收取額外的附加費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將孩子送往公立幼兒園,但招生指標是有限的,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處於過度飽和的狀態,僧多粥少,自然難以擠進。

二、招生一年僅一次

通常情況下,私立幼兒園一年會招生幾次,例如每年3、5、9月等,有些甚至可以隨時插班讀書,但公立幼兒園畢竟是民辦組織機構,規矩會相對繁瑣、嚴苛一些,大多隻在9月份的時候(地域不同,報名時間略有差異)統一招收學生,機會一旦錯過就不再來,所以會導致公立學校特別難進。

尤其是前幾年,招生制度尚未完善的時候,家長爲了讓孩子能成功入園,會提前一天熬夜排隊,爭取第二天能搶到名額,但現在政府爲了公平起見,會採用微信搖號、現場抽取等方式。家長們才能稍微鬆一口氣。

三、招生門檻高

正是由於每年搶着來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太多,但招生名額又是有限的,所以相關部門不得不提高招生門檻,縮小招生範圍,刷掉一部分孩子,例如僅招收本小區的適齡子女、課程共建單位部分職工適齡子女及持有區級以上政府核發證書的區內引進人才的適齡子女等,如果還有空額,纔會考慮招收小區附近戶籍的子女。而這些區外的孩子往往是需要有關係或者走後門才能進去的,這也是導致入園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們在給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遇上過哪些困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lyj)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