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清代的庶吉士選拔制度,雖然延續自明代,但是卻有新的改革。明代洪武年間對科舉制的改革,增設了翰林院庶吉士制度。

明清時期中國的科舉制發展到達巔峯,值得注意的是,科舉制的完善也促生了很多社會現象。而在明清兩朝都存在的"庶吉士"就是科舉制的重要產物,堪稱是明清兩朝高級官員的職前培訓制度。但是,它在明代誕生、形成之初卻是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之後才徹底形成制度的。只是,這個在明清時期都被重視的"庶吉士"制度,在明代誕生以後清朝也延續了其制度,但是兩朝的庶吉士制度卻有很多異同。其背後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的逐漸加強的過程,庶吉士發展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和明清兩朝的政治背景息息相關。

"庶吉士"的由來和發展

"庶吉士"一詞來源於《書經·立政》篇中的"庶常吉士"之意。庶吉士從明代洪武18年誕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末。但是,庶吉士制度的根源卻是對中國影響至深的科舉制度,也和中國的翰林院息息相關。因爲,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的程序已經非常完善,需經歷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等四個級別的考試,在殿試結束之後,朝廷不僅會給中選的進士分授官職,還會挑選出資治出衆者選爲庶吉士繼續培養。

並且,庶吉士被明清兩朝的統治者視爲"人才儲備庫",也很被明清兩代的統治者重視。所以,庶吉士是當時士子躋身封建統治階層的重要途徑,也爲明清時期造就了諸多朝廷大員,六部侍郎、尚書、甚至宰輔很多都曾獲得過此稱號。比如,著名的楊廷和、張居正、曾國藩等等,都曾被封爲庶吉士。可見,庶吉士是明清兩朝的人才庫,也起到了"儲才教養 ,以待大用"的目的。

明代的庶吉士制度

明代洪武年間對科舉制的改革,增設了翰林院庶吉士制度

首先,明代洪武年間對科舉制的改革,增設了翰林院庶吉士制度。明代的科舉制在洪武年間被確定下來後,在明代的諸多時期都曾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改革和完善,比如,會有對考試內容、考試典籍、考試文體、考試名額等多方面的不同規定。而洪武年間增設的翰林院制度,對明代政治、行政等多方面制度都有巨大影響。以翰林之名授官從唐代就已經開始。唐代開設學士院,增設翰林學士的官職,專門負責爲皇帝擬製詔書。到了明代將唐代的學士院改名爲翰林院,其中的官員們的職權也有了變化,主要負責編修國家的史書典籍、編輯奏章,也爲帝王及王孫們講解經書,更重要的是爲皇帝起草詔書。

其次,庶吉士的選拔從洪武十八年開始。在這一次考試中,除了擬定一甲、二甲三甲等進士級別外,還爲翰林院選拔了修撰和編修。比如,在洪武年間的第一次庶吉士選拔中,一甲進士丁顯被選爲翰林院修撰,二甲進士馬京被選爲編修。而這些被選拔到了翰林院的進士們,則被稱爲"庶吉士"。這也是庶吉士選拔的開端,但是這時候的庶吉士還帶着實習的性質,也不專歸翰林院,比如,著名的才子解縉就是"中書庶吉士",歸中書署管轄,當時的進士被分到了六部去實習,讓他們熟悉六部的事宜。所以,在翰林院、承敕監、中書署等多地的進士都可被稱爲"庶吉士"。在其他部門的進士,則被稱爲"觀政進士"。

2,庶吉士專歸翰林院管轄和培養,開始於永樂二年

再則,庶吉士專歸翰林院管轄和培養,開始於永樂二年。比如,在永樂二年舉辦的甲申科,不僅授予了周述爲代表的三人爲翰林院編撰、編修,同時還直接規定了二甲進士中,擅長文學、擅長書法等數十人都全部歸翰林院管轄,也統一被稱爲翰林院庶吉士。當時對庶吉士的培養制度是:在文淵閣學習三年,並且由內閣閣臣親自監督其學業,三年期滿之時有"散館"考試。成績優秀的人會被翰林院留用,科舉中獲得二甲進士的會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的職位,科舉中獲得三甲進士的會被授予翰林院檢討的職位,成績不合格的進士,則會被外放爲地方官。可見,庶吉士的培養和管理完全由翰林院執掌。

只是,庶吉士雖然在洪武年間誕生,於永樂年間基本定型,但是制度並不完善。比如,當時庶吉士三年學習期滿時舉辦的散館考試,其時間很不規範;比如,選拔的對象也沒有完全形成制度,考生的年紀、生源地等等要求都很混亂,甚至每科選拔的考生名額也不統一。

一直到了弘治四年,經由大學士徐溥的建議,庶吉士制度才逐漸被完善。規定了每年一館選,禮部、吏部同時主持考試,人數也定爲不超過二十人,學習的內容也確定爲詩文、四書五經、史傳、唐音、臨字帖等等共十七中內容。可見庶吉士在形成之初,也是經過了不斷的調整和改革的。到了嘉靖年間才終於形成了完備的制度,並以法規的形式被記錄在了《大明會典》中。

3,明代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官員職前培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明代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官員職前培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一,明代的庶吉士制度和觀政進士制度、監生歷制制度,組成了明朝官員的職前培訓制度。只是這三者的側重點不用,庶吉士培養的是高級官員,觀政進士培養的是中級官員,而監生歷制制度培養的是低級官員。 同時,庶吉士在挑選辦法上十分嚴格,《明史》記載:"預列者無循私之弊 ,不預者息造言之謗",意思是以公平公開的方法來評選,即便是沒入選也不會有人不滿抱怨。

其二,庶吉士制度使得翰林院成爲大明的儲蓄人才的重地。上文已經提到,在庶吉士誕生之初秉持的是十分嚴格的挑選辦法,並且給庶吉士授課的人更是閣臣,這在很大程度上爲庶吉士學習治理國家提供了很大的理論知識,比如,張居正在入選爲庶吉士時,他的老師就是當時的閣臣徐階。在庶吉士的治國理論知識得到閣臣的薰陶後,學習內容多達十七種的廣博,也一定意義上確保了翰林官員的文化素養。如此一來,培養庶吉士的翰林院真的成爲了大明的人才儲蓄地。

4,明代的庶吉士制度,是閣臣的搖籃,體現了中央集權的加強

最後,明代的庶吉士制度,是閣臣的搖籃,體現了明朝中央集權的加強。因爲明代政治上最具代表性的舉動,就是朱元璋廢除丞相制,並且廢除丞相制後,內閣制度也在永樂年間基本形成,這是中央集權加強的重要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永樂年間的閣臣全部出自翰林院,比如,著名的內閣第一人解縉就是出身於翰林院,之後才官至大學士。而明代由庶吉士入選爲大明肱股之臣的人更是不在少數,上文提到的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在明英宗以後 ,朝廷已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比如,《明史》記載:"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羣目爲儲相",直接說明了大明的庶吉士在當時完全被看作在培養閣臣,因爲閣臣在明代相當於"相"。明代一朝的宰輔數量爲一百七十多個人,其中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就佔到十分之九,著名的張居正就是最佳例子。

只是,庶吉士雖然作爲典章制度對明代的官員儲備和培訓有巨大的益處,但是同時也有缺點。它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從挑選到培養都十分注重詩詞歌賦,而不重視民生治國的方法,比如,明末的一個給事中瞿式耜就曾上書說明:"其試士之題,臣愚謂宜仿古制,考以今日吏治民生、經邦強國之策。不以風雲月露之詞,徒費精神於無用也。"直接說明了庶吉士制度的選拔過於不重實際。而這樣的培養方法,在庶吉士完成學業開始治國時,並不能有所裨益。

清代的庶吉士制度

清代的庶吉士制度,是對明代的沿襲和發展

首先,清代的庶吉士制度,則是對明代的沿襲和發展。比如,清朝順治三年,順治帝就曾下令開科舉,並且在此次科考中也錄用了庶吉士,比如梁清寬等人。而且,清代的庶吉士選拔制度,雖然延續自明代,但是卻有新的改革。比如,明代翰林院中的庶吉士在通過散館考試時,是依照科舉考試時的甲第名次而定,二甲進士被授予修撰,三甲被授予編檢,之後還可以進行升轉。於是,清朝也延續了明朝的制度。比如,《詞林典故》記載:"順治九年五月,令內三院修撰、編修、檢討,依科分序以資升轉。該年六月,擢編修程芳朝、蔣超爲修撰,石申、沙澄爲編修。"可見,在清代對於明朝的庶吉士制度中的升轉制度是進行了繼承的。

其次,清朝的庶吉士制度也有新的發展。比如,在明代庶吉士制度的選拔由吏部和禮部完成,而在清朝,卻改爲翰林院和禮部主持。之後還要皇帝親自考試,稱爲"朝考",比如,雍正時的朝考內容就是:論、詔、奏議、詩各一篇。而這種朝考制度的形成也是清朝皇權制度加強的體現,和庶吉士制度對明朝的延續和發展。

清初,對庶吉士的要求很高,對散館考試十分嚴格。清代的進士進入翰林院學習並不能算是庶吉士,只有通過散館考試後纔算,而且因爲要求嚴格,每年都有不合格的人。比如,順治十二年有三個人被革退,康熙四十二年有二十人被要求重新學習三年。可見清初對於庶吉士制度的嚴格。而清代晚期則逐漸荒廢,經常出現請假的現象,比如,蔡元培就曾在入選庶吉士後,請假到廣州遊玩兒。

2,清代翰林院的地位很高

再則,清代翰林院的地位很高。比如,在清代庶吉士被授予的編修、檢討等和縣官一樣,都是明代的七品官,但是地位卻不同。比如,清代的詩人袁枚,在通過庶吉士的選拔時,曾寫詩"國恩豈是文章報?況覆文章未必工。"直言自己的激動心情。可是後來他不幸沒有留任在翰林院,後來又寫詩"生平粗材甘外吏 ,去猶忍淚爲諸公"說他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可見縣官的七品官和翰林院的七品官在當時人心中的不同地位。

另外,清代的翰林院執掌的責任是編纂國史、記載皇帝的起居注、進講經書和撰著誥敕制命等等。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因爲和帝王的距離很近,更容易被皇帝記住得到重用。甚至,在清代 ,有一項不成文法:漢大臣凡不由翰林出身者,不得任大學士,亦即不能上升到名義上的宰相地位,並且卒後也不能諡"文"。七品知縣晉見督撫都要上手本、稱卑職,行庭參禮,而同是七品的編修、檢討簡放爲主考、學政時卻能與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平行來往。可見在清代庶吉士的地位有多高。

明清兩代庶吉士制度的異處

1,庶吉士在明代是閣臣的搖籃,在清代卻盛產地方官

其一,庶吉士在明代是閣臣的搖籃,在清代卻盛產地方官。比如,在明代庶吉士入選爲翰林後,因爲翰林院的庶吉士是明代是專門培養高級官員的,所以從翰林院升遷做六部侍郎、、尚書,甚至是閣臣、首輔的人才會很多,據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統計,在明代 164位閣臣之中,由庶吉士出身者 128人。可見比例很高。

可是,在清代庶吉士雖然地位很高,但是卻是榮譽,而不是實權。因爲,清代的大學士中多分爲漢滿兩部分,其中漢臣升爲大學士上文提到的是必須得過庶吉士,而滿人則不需要滿足這個要求,比如,《養吉齋叢錄》記載:"滿蒙漢軍大學士不必盡由翰林出身。"因爲,清朝的實權者是軍機大臣,而不是內閣大臣,軍機大臣的評定以皇帝的個人喜好爲尊,所以和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試製度關係不大。根據錢實甫編著的《清代職官年表》統計:清代庶吉士總數是 6216人 ,其中只有 39. 75% (即 2470名 )的庶吉士後來累遷爲高級官員 ,而其餘的60. 25% (即 3846名 )的庶吉士後來只能擔任中低級官員。可見清代庶吉士的政治命運和仕途地位遠不如明代庶吉士羣體。

2,清朝選拔庶吉士有不依照正常科舉程序的"博學鴻儒"等特科

其二,清朝選拔庶吉士有不依照正常科舉程序的"博學鴻儒"等特科。清代初期,由於平三藩之戰讓康熙認識到了得明代文人遺民人心的重要性,於是推行了"博學鴻儒科"。並且,只考詩詞不考八股,但是入選者也被定爲庶吉士,這給庶吉士的分量注了不少的水分;此外 ,不由新進士中考試選拔而通過皇權的直接干預和行政命令等方式非常改選的庶吉士 ,在清代亦甚多。比如,康熙時殷元福就由一般進士特旨改授爲庶吉士。可見,清代庶吉士的制度嚴格程度,已經不能和明代相提並論了。

3,清代選拔庶吉士有"分省取士"和"視民族取士"的特徵

其三,清代選拔庶吉士有"分省取士"和"視民族取士"的特徵。因爲,清朝是滿族統治,並且在對待滿人和漢人時進行區別對待,庶吉士的選拔標準就是其一。比如,清代在選拔庶吉士的時候採取的原則有:第一,分省取士,順治九年時直隸、江南、浙江各5人,江西、福建、湖廣、山東、河南各 4人,山西、陝西各2人,廣東 1人,可見是根據地區來選拔;第二,視民族取士,比如,順治九年,漢軍4人,另榜授滿州、蒙古修撰、編修、庶吉士9人,可見在對待滿漢時有不同的原則。

總結

綜上所述,庶吉士制度是誕生於明朝,之後清代在明代的基礎上沿襲和發展了庶吉士制度。庶吉士背後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的逐漸加強的過程,庶吉士發展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和明清兩朝的政治背景息息相關。其實質是明清兩朝的官員職前培訓制度,但是明代統治者視其爲"人才儲備庫",但是清代統治者對它不如明代那麼重視,還用它招攬明代遺民。背後是明清兩朝統治者的執政原則和收攬人才方式的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