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树民、关海凤、关海霞整理 ;原创内容,谢绝转载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

题图来自网络,和本文无关

(合)不是一个姓走到了一个家呀,结婚了四十年哪天不吵架呀,吵了四十年还是夫妻俩呀,不能没有我也不能没有他(她)呀,哎咳哎咳哟,哎咳咳哎咳哟。

(女)那天去耪地碰掉了芝麻花啦,丈夫多心疼就像碰掉牙呀,瞪着个大眼睛不知喊的啥呀,我心里很生气扭头回了家呀。哎咳哎咳哟,哎咳咳哎咳哟。

(男)十五上元节闺女回了家呀,拎着两包元宵来看爹和妈呀,她这人嘴不闲叨咕闺女傻呀,重复一句话这钱别乱花呀。哎咳哎咳哟,哎咳咳哎咳哟。

(男)老婆爱叨咕(女)老头脾气大呀,(男)叨咕就生气(女)生气就打架呀,(男)整天瞎叨咕也不知为了啥,(女)说一千道一万都为这个家呀。哎咳哎咳哟,哎咳咳哎咳哟。

乐亭民歌小序

乐亭民歌产生在古代、近代的乐亭,发展传播在乐亭以及周边地区,是乐亭人喜欢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乐亭人把乐亭民歌唱到了中南海。乐亭民歌在民间存量很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曲调恬淡自然,清新幽雅,带有浓郁的乐亭地方语言特色;演唱形式灵活多样,独唱、对唱和二人转式的形式占绝大多数。乐亭民歌对乐亭大鼓、乐亭皮影和评剧的产生和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乐亭大鼓、乐亭皮影的母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