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種材料能夠傳遞電流且基本爲零阻力時,它就具有超導性。因此,超導體完全不同於通常使用的材料,例如銅和鋼,它可以在不損失任何能量的情況下傳遞電流。

到目前爲止,超導體被用於某些應用,如硬件、列車懸浮、粒子加速器和超導線圈。

無論如何,它們應該冷卻到低溫,這限制了它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現在,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的科學家們首次能夠在常溫常壓下獲得超導性。大量的材料被發現經歷正常到超導躍遷。但是這樣的轉變需要極低的溫度和/或極高的壓力。因此,在環境溫度和壓力下實現這種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們觀察到納米薄膜和納米顆粒中的超導性。超導性被觀察到在零下37攝氏度。觀察到的電阻很低——10-4歐姆——但不是零。作者聲稱,測量更低電阻的限制來自於儀器的靈敏度。

儘管目前還不清楚金和銀是否能獨立表現出超導狀態,但通過將1納米大小的銀粒子嵌入金基體中,研究小組已經能夠在納米結構中獲得超導性。納米銀顆粒被單獨製備成金基體。

孟買塔塔基礎研究所(TIFR)超導實驗室的Pratap Raychaudhuri教授說:“研究結果看起來很有說服力,也很有趣。同時,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因爲兩種金屬——銀和金——的混合物顯示出了超導性。

來自欽奈數學科學研究所的Ganapathy Baskaran博士說:“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我很興奮。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驚喜,但不是衝擊。他們沒有觀察到零電阻,但觀察到的電阻非常低,比任何金屬都低得多。

科學家們也觀察到了Meissner效應,然而,這種效應是適度低的。梅斯納效應是指吸引場完全被超導態排出的地方,是超導性的關鍵證明。

巴斯卡蘭博士說,“雖然他們沒有觀察到完美的麥斯納效應,但他們確實觀察到樣品變得強烈的抗磁性,這與超導性是一致的。”

“所觀察到的抗磁性遠強於大多數普通材料的抗磁性值,也遠強於之前關於納米結構金或銀的報道。”因此,所觀察到的抗磁性的大小與粒狀超導體是一致的。

即使是這種溫度下的顆粒狀超導電性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現在其他的科學家應該能夠複製這個。

Raychaudhuri教授說,“觀察抗磁性的溫度和當電阻接近零時是一樣的。”

科學家在ArXiv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