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萬象時報》日前報道,2018上半年,緬甸沙耶武里省出口了價值超過1.6億基普(約合12.97萬元人民幣)的多種農作物。其中作物包括甜玉米、木薯、紅豆和薏米,而該省進口的商品包括動物飼料、肥料、樹苗、植物、蔬菜和海鮮。

據報道,沙耶武裏農林部主任Khamla Phiewvanhna先生說,該省的商業作物生產已經得到廣泛擴大,該行業現在能夠吸引國內外投資者。他說,來自中國的一傢俬營公司希望投資在Xienghon縣種植100公頃的旱季大米,273公頃的西瓜,5公頃的辣椒和303公頃的甜玉米。

圖片來自網絡

一位中國投資者在184公頃的土地上試驗了大豆種植,並獲得了高質量的產量。該公司每公頃投資3600萬基普(約合2.92萬元人民幣),獲利2700萬基普(約合2.19萬元人民幣)。

農民每公頃土地出租三個月可以得300萬基普(約合2430.4元人民幣),也能從中學習種植作物的新技術。Khamla先生表示,在雨季,該省將用112公頃土地生產各種作物用於出口,產量預計將超過100萬噸,其中也包括大豆。

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之下,隨着美國大豆的“離去”,將創造出更多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6月26日中國國務院宣佈,將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進口關稅,並公佈了其他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中國自7月1日起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

今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加大努力提振今年的大豆產量,此外,中國還從巴西和俄羅斯等國進口大豆,力圖增加大豆進口來源。

來源:東博社綜合整理

編輯:甘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