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小米等企業的紛紛進駐光谷,衆多頂尖科技公司正在爲武漢這座新一線城市不斷助力!

11月18日,小米武漢總部即將迎來一週歲生日。日前,小米武漢總部負責人劉國俊透露,小米手機今年出貨量已經突破一億臺,今年剩下兩個月也會快馬加鞭,乘勝前進。在武漢,小米、金山和順爲組成的“聯合艦隊”規模已破千人,並聚焦業務研發。

小米“聚才”:華科一次校招 收500份簡歷

回憶起去年11月18日小米落戶武漢之時,劉國俊表示,小米、金山、順爲三大武漢總部員工加起來,只有30多人。而如今,金融港總部大樓裏,員工已達800多人。加上武漢市內13個小米之家及江夏倉儲物流的小米員工,總人數超過1000人。

劉國俊稱,位於光谷東的新總部基地目前已開始打圍,基地一期可容納近3000人,遠期規劃武漢將超過1萬人。目前,小米在建的新總部基地,位於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和湖北省科技館之間。從現場看,土地平整工作已經就緒。

同事,小米武漢總部的“聚才”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10月27日,光谷115家科技公司前往華中科技大學集中招人。小米武漢總部現場一口氣收了500多份簡歷。招聘當天,去了3000多名畢業生,也就是說,“平均每6個華科畢業生,就有一個想跟着雷軍走了……”

“主攻”人工智能:小米物聯網研發團隊即將落地

據悉,小米武漢總部的業務板塊,主要是人工智能、IT信息、新零售和小米金融。除與長江產業基金達成120億合作外,小米金融業務的小米支付,也已在武漢成立公司。

在小米武漢總部,小米首席架構師、小米人工智能與雲平臺負責人崔寶秋笑稱:“我是武漢大學87級的校友。所以,每次回到武漢,就像回到家一樣。”

2016年,人工智能火了,而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開始在小米落地生根。其推出的智能音箱“小愛同學”,一經問世就成爲斷貨爆款。

去年,崔寶秋所帶領的小米雲團隊,正式更名爲“小米人工智能與雲平臺”,小米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據瞭解,小米武漢總部的核心業務,包括人工智能與雲平臺,包括AI、雲計算、大數據等。但小米的優勢不止於此,而是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令萬物互聯,萬物智能。

眼下,小米IoT物聯網研發團隊和銷服電商研發團隊,也將落戶光谷。

“三大王牌”入漢:涵蓋金山軟件全產業鏈

作爲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領先軟件及互聯網服務公司——金山軟件,也是武漢小米“聯合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旗下擁有金山辦公(WPS)、老牌遊戲企業西山居、金山雲和獵豹移動等4家子公司。

“金山辦公在武漢的業務基本上已經形成獨立閉環,從前端設計開發,到中端測試,再到後端銷售,從國內到國外,所有業務板塊武漢都有。”劉國俊介紹,目前金山軟件武漢總部下轄“3大王牌”業務公司:金山辦公、西山居、金山雲。其產品線幾乎覆蓋了桌面辦公、信息安全、實用工具、遊戲娛樂和行業應用等諸多領域。

而金山辦公的人數,在“雷軍系”武漢三大總部中也是最多的,約有400多人。這裏比較有特色的是海外業務,包括海外技術研發和海外市場拓展,武漢都有專門團隊在做。

順爲“出手”:所投企業近10家落戶光谷

順爲資本由雷軍和許達來共同發起創立,目前管理着三支合計17.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和兩支2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

目前,順爲所投資的互聯網企業中,已有近10家落戶光谷,其中兩家爲“第二總部”:一個是美菜網,一個是慕聲科技。其中,慕聲科技是一家專注耳部穿戴技術的互聯網硬件公司,2014年成爲小米生態鏈企業。目前專爲小米定製耳機,多款產品已在小米線上銷售。其設在光谷的“第二總部”,主攻人耳三維重建及圖像識別技術研發。

劉國俊說,目前小米、金山、順爲三大總部落戶武漢的下屬企業註冊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一天完成,這在其他地方是很難做到的。這體現了武漢和東湖高新區幹部作風和工作效率,對企業來說,效率的提升可以幫助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劉國俊透露,除現有企業外,還有好多生態鏈企業想到光谷來。所以,明年和後年應該有更多企業搭上小米、金山、順爲武漢總部的快車落戶光谷,共建美麗創新光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