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音辨识度很强的歌手真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就好比苏运莹。早前在《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她几乎是一开唱被识破,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声音辨识度太高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自带的高辨识度嗓音赋予了所唱的《陌生人》、《长镜头》不一样的风采,令人意犹未尽。

  苏运莹不仅仅声音辨识度高,音乐个性还很鲜明,她是华语流行乐坛少数难以能被定位的歌手,也许无法定位就是最适合她的定位了吧。但,也正是如此,才更会对苏运莹的音乐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喜欢的就是她这种自成一体的音乐风格,喜欢的也是她这种不按套路出牌方式,从《生活倒影》开始到《你也是吗》、《在这里请你随意》再到这首《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苏运莹就一次次地打破既定的音乐模式,颠覆你想当然以为她会展现出的音乐风貌,最后会发现苏运莹的音乐风格没有章法,就像她的定位一样,更多的是以一种随性与恣意的姿态呈现。

  不过,苏运莹在音乐中的这种随性与恣意又不表示她的音乐会过于曲高和寡,怪诞另类,换个说法,个性与亲和,有姿态与接地气是能够在苏运莹的音乐中并存的。事实上聆听《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只就旋律本身而言,既显流畅也显灵气——不会抗拒这样的旋律,听一两遍就已经让人印象深刻,就像当年听《野子》一样。

  当然,《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又是特别的。首先就创作的模式来说,苏运莹的呈现方式就很不寻常,几乎是模糊了主歌与副歌的界限,会有一种初听整首歌都是主歌,细听似乎整首歌又是副歌的错觉,本身这首歌的主歌与副歌的段落都不长,尤其是主歌非常短,两个部分的紧密性也非常强,如果不是有一段简短的过场哼唱加以分离,那整首歌在结构上的一体特色性就更显得突出,更容易模糊界限。

  其次,《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特别也特别在编曲上的加持。留意到苏运莹近期发表的几首作品包括《在这里请你随意》、《你也是吗》等,歌曲中都加入了不少的打击乐器——到底是出自荒井十一之手,他对于打击乐器有着巧妙的运用,能够让节奏感被映衬得更轻盈而自然,重要的是在不同作品中有不一样的意境呈现。如果说《在这里请你随意》有丛林的意境,那么《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有的就是一种很阳光,很轻松的氛围感,少年与女孩的天真与纯洁这样的风貌特色在荒井十一的鼓点以及打击乐器的作用下变得纯粹。

  另外,在编排上手法上的特别也在于采用了渐进的方式,让节奏频率越来越快,节奏点越来越密,越到后半段的高潮,歌曲就越显得有层次与张力。一首本来听起来很简单,结构也不复杂的歌曲,在荒井十一的“加工”之后精致而有韵味,每次重复一次(副歌)都有不一样的味道,极大丰富了听感,增强了可听性,更加深了副歌的旋律感,带出洗脑的效果。

  要说《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特别,这个特色也离不开苏运莹的诠释。苏运莹自带辨识度的唱腔以及个性的诠释方式赋予了歌曲独一无二的标签,而她在歌曲中的情绪表达向来不单一,随性的呈现总是能带来亮点。因此,听到的《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很生动,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是声音的基调由平缓变得激昂又回复平缓的交替;而在表达的过程中,苏运莹声音中还有很多小情绪的加持,或是带点嬉皮的效果,或是带点玩味的态度,有两小无猜的纯洁,也有美好爱情的甜美,更是嬉闹撒娇、忧愁焦虑的呈现,俨然她就是一位声音情绪大师,娴熟地把控着在细节部分小情绪的自然表达与情感的真情流露。

  荒井十一搭配苏运莹是一种新鲜的配方,但是我喜欢——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音乐人,能够调配处很多的可能性与惊喜,一如在《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的结尾处,完全没有想到荒井十一会采用以“无声对话”的方式作为结尾,就像是男孩女孩经过了一轮“拉锯”之后回归平静,重新对话一样,之所以是“无声对话”,那是在于荒井十一的发声显得极为“低调”,这正是少年的忧伤(被动,以此映衬出女孩的阳光(积极),这样的设计犹如一个惊喜的彩蛋,作用在歌曲之中增强的是音乐(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总有人觉得太特别的歌手总是难欣赏,但我觉得苏运莹是例外,苏运莹(音乐)当然很特别,因为无法被定义,因为总是出其不意,但是苏运莹并不会令人抗拒,至少我觉得她带来的音乐还是有感染力的,就像这首《忧伤少年和阳光女孩》,很简单的情怀,很舒畅的旋律,情感上充满元气与动力,听完心情能变得更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