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微博網友爆料,日本爲了應對現代化的消費環境,爲了給用戶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消費體驗,三菱UFJ銀行推出了一款ATM服務車!

國內不少網友表示看到這款車載ATM機時驚呆了,科技大國日本最終還是要在移動支付領域發力了……

@復讀機機機機機:我第一反應我們國家爲毛沒有,然後想起了,不是一人一個手機掃碼嘛

@海風eddy:打劫更方便了,都打好包了直接開走

@範淼:很硬核的移動支付了

@春捲:我剛想說這句。。。日本有時候也挺沙雕的。

@兩個阿卡:最搞笑的是麪包車上印着二維碼

@溫柔又隨和:哈哈哈哈這是日本高科技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其實,這種移動ATM車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日本出現,但那時由於ATM機型較大,多由中型卡車搭載,後來ATM機經改造後變得更加迷你,變爲用現在的小型流動車搭載,流動更方便,也能節省成本。

上述圖片中的ATM車,是日本三菱UFJ以“讓社會更加便利”爲主題,開發了一款小型ATM,可以塞進麪包車的後備箱裏,電池可以支持使用8小時。一臺移動ATM車可 由2人開車,在銀行、郵局和便利店稀少的地區巡迴。

然而,這種車想要在短時間內普及並非易事。一臺移動ATM車的成本花費竟然高達5000萬日元,約人民幣300萬。

爲何日本的手機移動支付一直得不到普及呢?其實日本的信用卡體系跟歐美國家一樣,已經做得十分成熟及方便。“卡文化”在日本已經根深蒂固,除了銀行卡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卡,不僅在乘坐電車時可使用,在超市、便利店購物時也能使用。

雖然電子貨幣的種類並不匱乏,日本的“無現金化”程度卻很低。波士頓諮詢公司的調查顯示,日本現金支付的比例佔所有支付的65%左右,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32%)的2倍以上。因爲愛用現金,所以ATM機的網絡覆蓋着整個國家。另外日本人比較保守,想換新的移動支付要各方面評估很久。

其實用不着嘲笑 移動ATM車這個發明,基於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災難性國家,經常會大面積停電斷網,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支付沒有辦法使用,只能用現金支付。如果你身處在難以找到ATM機的地方,這臺移動ATM車可以將你解救出“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的尷尬場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