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的“图腾”,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表示极多。有一种说法说,这里并非指龙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个虚数。龙生九子是有出处的,不容混乱。

“龙生九子”在明代以前并没有记载,直到明弘治年间,才开始出现。

传说明孝宗因弄不清九子的名字,就令中管去问内阁。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接到皇帝的“御书小帖”,下问“龙生九子名目”,仿佛记得少年时曾在“杂书中”见过,但仓促之间又答不上来,就问编修罗玘,罗玘说曾听老师说过,只记得其中五六个名目;于是又问吏部刘绩。刘绩说家中有一本旧册子,“册面上备录此语”,取来一看上面果然记有“九子”之名,但却未记出自何书,无从查考。皇帝的垂询不能拖延太久,李东阳无奈,只得凑合“据以复命”回答说: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一麓堂后稿》卷十二)

老大:囚牛

囚牛

囚牛,据传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是龙和水牛交往后所生,平生爱好音乐,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传说,龙头蛇身的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这位富有音乐天赋的龙子,不仅出现在汉族的胡琴上,在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蒙古族的一些琴上,也都有刻着囚牛扬头张口的形象。由此可见古人对牛弹琴一语不是很准确。

老二:睚眦

睚眦

睚眦(yá zì)传说是龙在树林里跟狼所生,它继承了狼的性格,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它虽为龙种,然身似豺豹。其父嗔,欲弃之,幸而母亲哀求,得以苟全性命。十年后于天地而立,但见海阔天空,不可丈量;风起云涌,纵深无限。不禁感慨万千,后来自立门户,誓成大事,以正龙子睚眦之名。就是不知道睚眦必报的成语是否来源于此,正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老三:嘲风

嘲风

嘲风,平生好险又好望,传说是龙跟天上大鸟所生。它一种瑞兽,形似兽。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所以这种瑞兽经常作为古时候宫殿的屋角装饰物,去故宫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老四:蒲牢

蒲牢

蒲牢,据传为龙和蛤蟆所生(龙的口味还真重),身体方面遗传了其父龙的特征,体型和性格则遗传其母蛤蟆。体型较小,最怕深海的鲸鱼,每次看到都大叫不止,其声震天,所以古时候人经常把它的形象立在钟上面,希望钟声能够更加洪亮。

老五:狻猊

狻猊

狻猊(Suān ní),不知道有多少人读错这个名字,反正我是一直读作(jun ni)相传是龙和狮子交配后所生,形如狮,喜烟好坐。看来也是个从小爱玩火的主,就因为这个还被佛祖看中,认为它一心向佛,所以收到身边,常伴左右,一般他的形象出现在香炉或者菩萨图像的边上。

老六:霸下

霸下

“霸下”又称“赑屃”(bìxì)是龙和乌龟谈恋爱所生,性格遗传其母,生性好静,就是有个特殊的爱好:负重!可立背三山五岳,估计搁在现在名副其实的是举重世界冠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世人多以石碑立于其身上,老龟驮碑,留下许多神话传说。是一种瑞兽,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老七:狴犴

狴犴

狴犴(bi an),龙和老虎交友所生,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传说极富正义感,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经常装饰在监狱大门上,另外看过电视都知道,古代大堂上,左右两侧都有几块牌子,上面写着:秉公执法,清正严明等字,上面必有一虎头模样,那就是狴犴。

老八:负屃

负屃

负屃(fùxì),最像龙的一个儿子了,传闻也是和乌龟生的,喜欢读书,好附庸风雅,应该和老大囚牛关系比较好才对,因为太喜欢文学,所以甘愿化身石碑两侧,守护锦绣文章,在古代石碑上多见其踪迹。

老九:鸱吻

鸱吻

鸱吻(chī wěn)又名鸱尾、螭吻,是龙和鱼所生是“龙子”中的“老疙瘩”。他是一种鱼形的龙,大嘴巴,好像吃不饱似的,喜欢吞东西,且水性极好,且有镇邪避火的功效。佛教,将他安插在雨神宝座下,据说,可以灭火。所以古时候的皇宫宫殿的屋檐上总会立着这么一尊妖兽,以期避除火灾。

说到这里,龙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全部都深入交流了一遍,除去上述的流传最为广泛的龙子的版本,还有其他的几个被认定为龙子。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

饕餮(tāo tiè)

饕餮

有传其为龙子,但是古书山海经中对其记载中并没有说它和龙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为上古凶兽,实在是和龙的传统形象大不相符。而且出土文物来看,出现的时间比龙的形象出现的还要早,地位比龙还要高,依我看来,这个传闻估计十有八九是后人杜撰强拉硬扯上去的。

蚣蝮(gōng fù)

蚣蝮

蚣蝮,又名避水兽,也不知道龙和什么小动物生的,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其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也有传说蚣蝮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

椒图

椒图

椒图形像螺蚌。遇到外敌侵犯总是将壳口闭紧,人们将它用在门上,除取“紧闭”之意,以求平安外,还因其面目狰狞以负责看守门户,镇守邪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椒图“性好僻静”,忠于职守,故常被饰为大门上的铁环兽或挡门的石鼓,让其照顾一家一户的安宁,被民间称作“性情温顺”的龙子。

貔貅

貔貅

貔貅,这个不用多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传说也是龙子的一位,传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于己身,而且只进不出。所以啊,做生意的人家几乎每家都请一尊貔貅回去供奉,取其纳财聚福之意。

龙生九子不成龙,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反应的是它能够呼风唤雨,

能够有强大的繁衍子嗣的能力,

人们把这种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它的身上,

希望它的化身能够长留人间,

守护世间安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