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反动派对水东军民进行的四次“围剿”失败之后,又连续策划了三次“清剿”,均遭到了水东军民的激烈反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痴心抢占水东的妄想。1947年6月22日,国民党军周岩部要从商丘向郑州报送第五次“围剿”的作战计划,豫皖苏一分区命二十九团一营和杞县县大队进入裴村店西的赵楼村设伏,千方百计夺取敌人的作战计划。

赵楼位于睢杞边的结合部,距睢县城、杞县城各30里,公路从村后通过,村南是惠济河,村北是田家园子(林场),村周围被茂密的树林遮盖着,是一处理想伏击阵地。县大队进赵楼后严密封锁消息,注意伪装,要求部队绝对遵守纪律,不能暴露目标。

上午10点左右,岗哨报告说正东方听到有汽车的马达声,发现有3辆汽车向赵楼驶来,副大队长闫斌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不一会儿,敌人的汽车进入了伏击圈,连长霍本敬一声令下:“打!”接着,猛烈的火力朝着汽车上乘坐的敌人射击。一阵激战后,敌人不支,丢下汽车纷纷向田家园子里溃逃,被一营一连拦阻。激战十余分钟后,毙敌5名,伤8名,俘10余名,其余溃散。缴获汽车2辆,机枪1挺,子弹8箱,手榴弹200多枚,以及其他物资。最后在清理战利品时发现一个皮箱,打开一看,里边装的正是敌人对水东地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的作战计划和军事地图。大家正准备带上皮箱向睢县西陵寺转移,却发现又从睢县方向开来了10辆汽车。为甩开敌人保证文件及时送到领导手中,副大队长闫斌把文件交给霍本敬和指导员刘喜堂,他严肃地说:“立即把文件送到分区,绝对保证人在文件在,做到万无一失。”当日晚,部队转移到赵楼北田家园子腹地龙虎寨村。次日上午,敌又出动20辆汽车来追寻县大队企图夺回丢失的文件,但根本找不到县大队的踪影。又过了一天,军分区派一名参谋带一个排接走了文件。于是,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也就彻底破产,“胎死腹中”了。为此军分区给县大队记一等功,并将赵楼战斗情况刊登在《前卫报》上。

人物简介:

闫 斌,1939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太康县城西关人,曾任水东独立团参谋、杞县县大队副大队长,1948年调豫皖苏军区工作。1950年任睢杞太剿匪反霸指挥长,后调开封工商管理局工作,1976年逝世。

刘喜堂(1926—),杞县刘寨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加入抗日联合救国会杞南二分会。1945年6月任芝圃县县大队一连指导员。在赵楼战斗中因缴获敌人第五次“围剿”作战计划一连立集体一等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六区长、葛岗乡乡长、公社主任。1980年任杞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