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陝西—香港經貿合作交流大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多家媒體爭相對活動進行採訪。圖爲媒體記者正在爲採訪作準備。本報記者 張辰攝

11月15日,陝西—香港科技創新發展合作論壇現場,香港參會嘉賓對中國科學院院士、陝西省科協副主席郝躍的主旨演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圖爲參會嘉賓用手機拍攝記錄。本報記者 張辰攝

本報記者 趙波 周明

合作才能發展,合作才能共贏。

從2011年開始,陝西每年都舉辦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活動周已成爲陝西與香港開展合作的機制性平臺,受到了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香港特區政府、香港廣大商協會和企業,以及在港中央企業和港媒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活動周舉辦7年來,陝港兩地機構和企業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促成了一大批合作成果。雙方共簽訂合同項目198個,投資金額達2376億元。延長石油國際有限公司等10多家來自陝西的企業在香港上市。陝西廣大企業藉助香港的獨特優勢開拓了國際市場。同時,陝西爲廣大港商提供了巨大市場和豐厚回報,使得陝港合作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

在前七屆活動周成功舉辦的基礎上,今年,我省精心策劃,周密制定工作方案,並組織強大陣容,自11月13日起,先後在香港舉辦了“文化陝西”(香港)旅遊推介會、陝西—香港金融合作交流懇談會、陝西—香港文化產業合作項目推介會、陝西—香港經貿合作交流大會、陝西—香港科技創新發展合作論壇等一系列活動,推介重點項目,進行貿易洽談,開展合作交流,進一步推動陝港兩地經濟文化交流交融。

經貿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11月15日,在陝西—香港經貿合作交流大會上,我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能源化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業等6個領域進行了重點項目推介,吸引香港客商來陝投資興業、共謀發展。“當前,陝西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羣發展等諸多利好政策在陝西互相疊加。與此同時,陝西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在稅費、物流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希望香港企業界持續關注陝西、投資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迎軍在推介陝西時表示。

在本次合作交流會上,漢中市成功與香港企業普匯中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簽約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項目。雙方將在漢中建設一個集交易、物流、倉儲、研發、加工及電商等於一體的中藥材交易基地。“漢中的中藥產業優勢明顯,再加上交通、物流等配套設施比較完備,所以我們決定把項目落在漢中。希望通過雙方努力,助力漢中的中藥產業不斷升級,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普匯中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蕭偉業告訴記者。

金融交流 拓展合作空間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近年來,陝西認真落實國家金融政策,不斷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推動金融業成爲陝西發展的“金色引擎”、亮麗名片、創新載體。陝港在金融領域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正當其時。

“作爲大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曲江新區不斷深化‘文化+’戰略和旅遊、文創、金融平臺建設,努力夯實大西安文旅萬億級大產業主要承載區的基石。目前,曲江新區已形成以文化旅遊產業爲主導,文化金融、影視動漫、文化演藝、出版傳媒等產業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葛淑英說,“作爲大西安文化旅遊發展的主戰場,曲江新區期待與香港的企業家在精品酒店、特色小鎮、旅遊商業、文化藝術展館、頤養健康等產業項目上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香港啓滔集團行政總裁司徒拔表示,香港作爲國際化大都市,在金融投資、貿易航運、現代服務和跨國人才等領域具有深厚的積累,相信處在向西開放前沿的陝西和香港在金融投資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攜手共進 陝港“並船出海”

開放則興,開放則強。陝西曆史文化厚重、自然資源富集、科研力量雄厚、區位優勢明顯,理當在對外開放上有更大作爲。“思想再解放,陝西才能增強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香港推介期間,這種理念已成爲我省代表團成員的共識。

“對榆林來講,除了推動資源能源產業轉型升級,還需要在文化旅遊、科技創新、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領域做文章。通過參與陝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我們要多學習沿海地區的創新理念,同時,希望沿海地區企業到榆林發展,助推榆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說。

乘着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期,陝西正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正如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說:“陝西資源豐富、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希望陝港兩地利用各自優勢‘並船出海’,實現共贏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