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皮書一地雞毛的RDS能忽悠一大幫的韭菜?

文/幣圈衛道士

本文所表達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已經加入“維權騎士”,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即可!

---------------------------------------------------

最近維(跑)護(路)超(掙)十(時)天(間)的盤子太多了,當然韭菜對於這種“維護”也是深信不疑的,這樣的劇本每時每刻都資金盤的世界在發生,沒有任何的新穎,其結果也是韭菜在傻傻的等待着“維護”迴歸,而人家卻早已經跑的不知蹤影。

對於深信“維護”的韭菜而言,這無非是人心的一種不甘心,而騙子們也正好抓住了這種不甘心,爲自己爭取時間。

舊的騙局終究是會跑路的,同樣的,新騙局終究也是會繼續出現的。

一切都不會有任何的變化,包括騙局的發起人以及被騙的人。

今天道士就來說說一個叫RDS的項目。

這個項目真的沒有任何的新穎之處,無非還是老三套:持幣生息、推廣獲利以及所謂的遊戲獲利。

當然,這些獲利模式是所有項目的一個特點,本來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主要的時候,因爲這種獲利模式會在後期造成更多的人“躺掙”,這對於很多玩過資金盤特別是帶領大團隊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

所以,這個RDS就是抓住韭菜害怕出現“躺掙”的情況,所以宣傳自己推出了創新模式:跳躍排名倒敘加權算法進行持幣挖礦算力的計算。

說簡單一點,就是按照他們設計的這個規則,並不是持幣越多越好,而是有一個持幣的最佳值,只有持幣在這個最佳值上面,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傳統的資金盤都是越多幣越多收益,這個玩法確實挺新穎,也難過會吸引韭菜參與這種創新的模式。

可是,這種創新的模式真的就能避免幣把持在一個人手上嗎?

如果真有人信,那就說明你真的是太可愛了。

首先,排除數據不作惡不說,數據對所有人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但是,這個平臺一個郵箱竟然可以註冊十個賬戶且不需要實名認證,請問,一個人可以擁有多少個賬號?恐怕這是一個無法計算的吧

所以,說以這種模式可以避免什麼市場寡頭,這只是一個偷換概念的事情。

當然,這種偷換概念的好處還真有,可以激勵韭菜們源源不斷的去推廣新人進來!因爲只有不斷的新人進行供血才能維持長久的不崩盤。

不過可笑的是,這樣項目的宣傳,竟然打出:長久項目、永不崩盤,這樣的旗號的,道士估計能寫出或者真信這樣話的人那絕對是喝多了“大個核桃”的人。

對於其他那種什麼平臺沒有現金經手、什麼去中心的交易這種“噱頭”之詞道士就不在說了。

相信經歷各種礦機資金盤的人都明白這種也是一種偷換概念的說法。

從模式、宣傳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種套路。

那麼再來說說它的白皮書!

一個項目,究竟是做什麼的,對於想價值投資的人而言,看白皮書是最好的,當然對於投機的人,白皮書啥的當然無所謂。

這個RDS的白皮書寫着的是基於區塊鏈的金融基礎設施。

哦豁,

還是搞的“新基建”啊,很會蹭熱點哈。

RDS的“新基建”是面向什麼呢?

支付!

對的,你們沒有看錯,就是區塊鏈支付。

區塊鏈支付的概念項目已經很多,對於這樣的概念道士不會再評價,畢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炒作這一概念。

不過,這個RDS雖然它的目標是區塊鏈支付,但是它們卻非常搞笑的說採用的是IPFS的挖礦機制

ipfs這個估計很多韭菜也知道了,畢竟市面上打着這個旗號的騙局也越來越多,ipfs就是是什麼?

IPFS,它的全稱是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文件系統。IPFS是一個分佈式的web,點到點超媒體協議.可以讓我們的互聯網速度更快,更加安全,並且更加開放. IPFS協議的目標是取代傳統的互聯網協議HTTP。

這個RDS在它們的白皮書對這個ipfs介紹的也畢竟明確。

但是,這個IPFS對於區塊鏈支付有什麼效果?

可能受限於專業知識吧,道士真的百思不得其解了。

除了說到採用ipfs挖礦外,還談好幾點技術性的問題。

但是,這些問題對於區塊鏈支付這方面好像並沒有任何的技術價值和作用吧?

通篇白皮書看下來,它把區塊鏈支付理解成爲用它自己的代幣作爲貨幣進行轉賬支付

這是不是很搞笑?

不知道誰理解的區塊鏈支付就是將自己發行的代幣取代法幣去進行支付的?

是王大錘嗎?

連區塊鏈支付的含義是什麼都沒有搞明白,就來說自己的項目是區塊鏈支付?你們是不是太草率了?這樣的白皮書簡直是忽悠小白的一篇垃圾拼湊文。

看到白皮書的最後,還讓道士想起之前寫的數智鏈,他們的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的,後面寫在白皮書上的玩法也是一模一樣,這究竟是誰仿照誰呢?

(RDS白皮書)

(RDS白皮書)

(數智鏈白皮書)

(數智鏈白皮書)

所以,對於這種爛大街的毫無價值投資的項目,去投資都是屬於投機的行爲,想在這裏面掙錢,必須要學會玩“跑得快” 。

盤圈套路多,投機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