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的同学则表达了更进一步的期望,他们请求父母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能多关心自己,去开拓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很安心。家长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生活上是学习也是,如果孩子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偏科,家长们该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用错了学习方法。

高考在即,距离高考的五十多天里,身为家长的你,心里着急,处处为了孩子着想。

可有时好心却办了“坏事”。想关心孩子,孩子却更烦躁,到底怎么关心高三的孩子呢?

“多吃点”“早点睡”“有你这样的高三学生吗?”……

通过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结果,我们来看看哪些是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哪些又是他们最喜欢听的。还有不到60天就要高考了,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家长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生活上是学习也是,如果孩子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偏科,家长们该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用错了学习方法!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如若你不知道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学长与200名清北学霸,整理出了高中学习逆向思维学习法,揭示了普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学习法省时省力,快速成为学霸的成功秘笈,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能力取得高分,而是从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就不对,一定要从根源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找不到成绩突破的瓶颈与方法,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孩子。

即可添加免费领取

微信:3438259952 学会高分技巧和方法,圆你名校梦

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

在被问到最不喜欢听到父母说的话时,30%的同学认为,“快点”“多吃点”“早点睡”“早点起床”……对生活方面事无巨细的关心极为反感,他们不喜欢像小宝宝一样被管着。

“你懂什么”、“不听我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想当初我高考时……你怎么就……”

23%的同学表示,父母喜欢代入过去经验,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盲目指导,甚至随意评论,这点让自己颇为烦恼。

钱同学说,“时代不同了,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现在的环境,多听听我们自己的分析,而不要主观臆断。”

那么,高考前夕,孩子们最乐意听到父母说哪些话呢?

超过36%的同学表示,希望父母多鼓励自己、多夸奖自己,从具体的事情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不吝表扬,这些话都会让自己印象深刻。

24%的同学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开心事,

9%的同学和父母唠家常会感觉开心,5%的同学乐意和父母畅想未来。从这点上看,大部分同学看到父母开心时,无论谈什么,都会觉得很幸福。

高考前如何与孩子沟通? “多吃点早点睡”这些话高三学生最反感

高三学生最期待父母做的事

关于最反感父母做的事,大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42%的同学特别反感父母在不了解情况时就妄下判断,随意归因,给自己乱贴标签,如“你这个人是不是傻啊”“你们这样像高三的学生吗”“就你会吹、就你能耐……”“翻旧账、戳我过往的不是”。

37%的同学表示非常反感自己在学习时被干扰。他们的家长可能会“盲目督促学习”“一定要和自己挤在一起做事”“不敲门突然冲进来”“动不动就找茬询问”“擅自找老师”“趁我不在乱翻我的东西”“强行把一切事情都与高考联系起来”。

还有一些同学反映,家长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明明是为了我的事起冲突的,又不让我搀和。”他们特别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或者吵架了还不把自己当家庭一员,非要让自己好好学习,这时候怎么能好好学习呢?

令人感动的是,21%的同学期待爸爸妈妈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他们希望看到父母开心。13%的同学则表达了更进一步的期望,他们请求父母不要总以孩子为中心,能多关心自己,去开拓自己的兴趣,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很安心。

那么,做为高三学生的家长,仅用辛苦二字是不能说尽我们在高三这个特殊时期的所有努力和付出的。想要让你的努力和付出有所回报,还有几点请大家注意。

1.不要过度焦虑

以往很多的家长从孩子一进入高三就如临大敌,自己先就有了变化: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不能寐。

家长们怕孩子的成绩大起大落使得自己的心中没底,怕孩子失去信心自己不能使他振作,怕孩子生病浪费时间,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复习,怕孩子在这段日子里谈恋爱,怕孩子到高三了还不上心、不着急,怕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反正是整日地忧心忡忡,担惊受怕,焦虑不安。

不知大家想到过没有,我们的情绪可以直接传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2.不要过度关心

在以前做调查,要高考了,“你最喜欢家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和“你最喜欢家长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可见,孩子不欢迎我们的过度的关心。

我们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一会送牛奶,一会送水果,借关心之名,行监督之实。我们家长朋友们,心里真是纠结呀,孩子不学习吧,你生气;孩子学习吧,一点灯熬油,你就心疼。

其实对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无关原则的约束少一点,多余的关心少一点。

3.不要期望值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的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

感谢你的关注,我会分享更多关于高中学习和舒缓压力的文章,希望对即将毕业你有帮助。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希望你能收藏、转发、点赞、评论,一起帮助更多的人!有什么关于学习方法/高分答题模板/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问题,你也可以私信我微信:3438259952或评论留言自己的观点,我看到后一定会回复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