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類比推理作爲判斷推理中的一種高頻題型,由於近些年來選項設置的相似度較高,對於考生辨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成爲行測考試的易錯題型,令很多考生感到十分頭疼,今天我們專家就帶大家全面地瞭解一下類比推理及其快速解題方法。簡單來說類比推理就是從題幹所給定的兩組詞或者三組詞之間“找關係”,然後在選項中找到符合相同關係的選項。具體到題型,類比推理到目前爲止共出現過三種題型:

第一種題型:兩項式,該題型是類比推理最爲常見的題型,也是最早出現的題型,就是給出兩個詞語,然後選出一組答案。

例如:柏油公路:陽光大道

A.蔚藍行星:美麗地球    B.納米塗料:超級牆漆

C.雙峯駱駝:沙漠之舟    D.液晶屏幕:璀璨熒屏

第二種題型:三項式,與兩項式相似,區別就是給出三個詞,然後選出一組答案。

例如:紅茶:發酵:保健

A.絲綢:染色:收藏    B.玉鐲:磨製:裝飾

C.石油:蒸餾:燃燒    D.中藥:採摘:治病

第三種題型:填空式,將所要類比的四個詞語都給出,但是中間挖空兩個讓考生來填。常見的形式是“XX對於( )相當於( )對於XX”。因爲兩組詞之間的關係無法確定,這就大大增加了解題難度。

例如:( ) 對於 郵費 相當於 緯度 對於 ( )

A.郵局 國家    B.重量 氣候

C.郵票 經度    D.距離 時區

通 過對歷年真題進行分析,我們發現上述三種題型中第二、第三種題型在近年來的考試中比重逐年增加,且錯誤率較高,需要引起我們重視。 另外,從類比常考規律來看,詞組間的關係也越來越複雜,除了常見的言語關係和邏輯關係之外,常識所佔的比重逐漸加大,因此考生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常識的積累,這樣才能更爲迅速、準確的判斷出題幹詞組間的關係。 對於這種題目我們通常採用以下方法,快速找到詞組間規律:

 第一:代入排除法。這是在類比推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尤其是對於第三種題型,可以說是離不開代入排除的。首先選項帶入題幹,排除與題幹關係相距較遠,甚至是相悖的選項。然後將剩餘選項帶入題幹,採取先橫向後縱向的方式與題幹進行比對,選擇能讓兩組詞相似度最高的選項。

例如:( ) 對於 郵費 相當於 緯度 對於 ( )

A.郵局 國家    B.重量 氣候

C.郵票 經度    D.距離 時區

 該題若僅從題幹出發無法確定其邏輯關係,故需要將選項帶入驗證。代入後首先排除關係相距較遠的選項A、C。通過分析B、D選項發現,重量與距離與郵費均有關係,故需要比對第二空,發現D項中時區應該與經度有關,故排除。帶入B項,重量對於郵費,重量大小決定郵費,緯度高低決定氣候,二者規律一致,故B爲正確選項。

 第二:造句法。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將題幹所給的兩個或三個詞進行串聯造句,通過比對所造句式結構,選擇相似度最高的選項。例如上述“紅茶:發酵:保健”一題中實際上就是一種簡單的造句法的運用。紅茶經過發酵後爲紅茶,紅茶具有保健的作用。組詞造句之後發現只有B項具有這種關係,玉鐲經過磨製後爲玉鐲,玉鐲具有裝飾的作用。

 當然由於類比推理選項區分度越來越小,考生除了要掌握常見方法外,更要注重比較選項的 細微差別,比如詞性、詞的前後順序、詞的具體指代等方面,可以說這些細節決定了我們考試的成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