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陀这条河道当选全市最美!在你家门口吗?

2018年,上海市河长制办公室、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和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首届“最美河道”系列创建评选活动。

经全市各区河长办、区文明办自主推荐,市河长办审核,专家评审组实地走访、创建工作现场汇报、网络投票和综合评分等评选环节,拟定首届“最美河道”“最佳河道整治成果”“最美护河志愿服务组织”名单,现向社会进行公示。

我们普陀也榜上有名哦!

赶紧来了解一下

最美河道

普陀区朝阳河

朝阳河,是普陀区星级河道之一,碧波荡漾、景色怡人,沿河上的海棠公园、梅川公园,让朝阳河环绕绿色,更显秀丽。

全长约3公里的它一直是普陀区景观河的“代言人”。截至目前,其大部分断面水质稳定在四类甚至三类。

然而上世纪末开始,这位“代言人”一度力不从心,水质沦为劣五类,即使经过1998年、2005年两次大规模整治,不出几年,又黑臭如初。

2016年11月,朝阳河再次大规模整治,此时,一道考题摆在眼前:能否让治理后的河道一直美下去?不再“反复治,治反复”?

解答这道难题,先要搞清楚反复黑臭的原因:朝阳河沿岸6米防汛通道被违法建筑占用,部分居民、社区、单位私接管道,将污水排入河内。不斩断这些污染源,只盯着水体治理,难以维系长久。

思路通了,大刀阔斧的底气就足了。去年春节,趁着枯水期,也是施工对周边影响相对较小的时间,普陀区在朝阳河南北筑堰,把“黑水”抽干,一举排摸出41个排污口。

“当时既震惊又兴奋。”普陀区河长办专职干部林哲坦言,震惊的是这些排污口藏得如此之深,兴奋的是这次治理终于直击“病灶”。

找准污染源后,治水者们一边截污,一边治污,38个排污口被封堵,2个截污纳管改造,1个设计保留;河底的8500立方米淤泥被清除,重新从木渎港引水。

去年过完春节,家住樱花苑的居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路,和她相伴了近30年的朝阳河完全变了样:水面上,28多台曝气装置口吐喷泉;透过水面,2.3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随波轻摇。更令她惊喜的是,小区原本占据河岸的非机动车棚改成了樱花步道,坐凳、围栏、花草等都按居民要求的来设计、布置。

樱花苑旁的亲水步道冠名“樱花步道”,纪念居民对河道整治工程的理解与配合,而且,步道上真的种了樱花树,还是独特的晚樱品种。

最美护河志愿服务组织

普陀区学校美育研究会

来源:@上海水务海洋

编辑:王雨思、冯旭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