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對人民幣國際化要保持耐心;監管趨嚴,互聯網銀行規模可能剎車;國內成品油價大概率“二連跌”

政治

1、【RCEP首腦會議在新加坡舉行】

中日韓及東盟等16國參加的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首腦會議11月14日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放棄了2018年內達成實質上妥協的目標。這是由於在關稅等領域未能彌合分歧。會議確認了將繼續談判,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寫進“決心在2019年達成妥協”。據日本共同社11月15日報道,聲明指出,2018年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處於達成妥協的最終階段。關於陷入僵局的包括削減關稅的市場準入談判,強調進展稱“迎來有望談妥的階段”。然而聲明認爲,有必要消除剩下的分歧,提出今後探討對貿易自由化程度等參加國之間不同的情況做到“特別顧及”。

2、【日美歐提WTO改革處罰方案 日媒:提案前景不明】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美歐等在近日舉行的貨物貿易理事會上提交了改革方案。除了日美歐外,阿根廷也加入提案陣營。據貿易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代表結合該提案,呼籲爲維持多邊貿易體制,有必要遵循WTO的規則。據報道,該改革方案考慮到中國,有觀點認爲,中國的反對將導致協調陷入僵局。報道稱,WTO規定,引入可能影響貿易的補貼和制度之際,成員國有義務向WTO通報。據報道,改革方案提出,若未報告的國家在兩年之內不改正,則該國無法擔任WTO理事會的主席等職務。

3、【韓俄領導人會晤討論對朝“緩解制裁”相關問題】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14日在新加坡說,韓國總統文在寅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在新加坡舉行會晤,其間談及對朝鮮“緩解制裁”相關問題。按照青瓦臺發言人披露的信息,雙方就對朝“緩解制裁”進行了討論,包括與緩解制裁相關的條件、現狀和氛圍等。發言人說,普京在會晤中表示,朝鮮半島無核化如果取得了進展,有關各方需要採取相對應的措施。文在寅則呼籲俄方積極努力,推動朝鮮更果斷地採取無核化舉措。韓俄領導人還就雙邊關係進行了磋商,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雙方經貿合作。

4、【斯里蘭卡議會通過對新總理不信任案】

據法新社報道,斯里蘭卡議會當天通過對總統西里塞納自行任命的總理拉賈帕克薩的不信任動議。該動議由前總理維克勒馬辛哈所領導的統一國民黨議會議員提出。不信任動議通過後,斯政局再陷混亂,目前尚不確定維克勒馬辛哈是否會重掌總理職位。

5、【日俄首腦會談 安倍:希望任期內解決爭議領土問題】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加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雙方約定,以1956年日俄共同宣言爲基礎,加速推動和平條約締結談判。日媒報道稱,安倍希望在2021年9月前,也就是他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內,真正完成南千島羣島(日稱北方四島)談判的相關議程。但是安倍和普京就這4個島嶼的歸屬問題,在立場上有很大的隔閡,要解決領土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普京與安倍的第23次會談。普京9月在俄羅斯遠東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東方經濟論壇”上向同樣到場出席的安倍提議,在今年內締結條約。

經濟

1、【德國央行董事會成員:對人民幣國際化要保持耐心】

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董事會成員巴爾茨在法蘭克福表示,伴隨中國經濟規模的顯著增長,人民幣國際化在過去幾年成功取得進展,積極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各方需對這一進程保持耐心和恆心。相比中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佔比明顯偏低。不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體系中仍保持上升勢頭。巴爾茨認爲,對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宣佈擴大開放的一系列舉措,尤其是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是重要的進展,國際投資者需對中國擴大開放保持耐心。

2、【找準企業“痛點”加大減稅降費】

經濟日報刊文稱,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不少企業經營上遇到了諸多困難與問題,降成本特別是減輕稅費負擔的需求與呼聲很高。爲此,應進一步加大力度減稅降費、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需要找準企業的“痛點”,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爲明顯的降費,更好“放水養魚”,增強企業獲得感。特別是需要針對增值稅稅率、社保費率等一系列企業面臨的“痛點”,抓緊推出降負之策。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也是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

3、【信貸和社會融資增量有所回落 支持實體經濟仍需加力】

10月份,新增信貸增速小幅回落,表外融資依然維持負增長趨勢。信貸和社會融資增量低於預期,表明實體經濟仍然承受壓力。不過,總體來看,市場流動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預計未來企業融資局面將逐步改善。爲推動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業內專家認爲,未來還應持續用好債券、信貸、股權融資“三支箭”,支持民營企業拓寬融資途徑,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4、【監管趨嚴,互聯網銀行規模可能剎車】

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互聯網銀行恐將面臨成立以來的最大考驗。據悉,監管部門正就商業銀行開展的互聯網貸款業務的監管問題進行內部討論。其中,聯合貸款、屬地餘額是關注重點。在分析人士看來,屬地管理和聯合貸款的要求,對互聯網銀行將帶來負面衝擊,整體放貸規模也將受到限制。此外,除了政策因素外,互聯網銀行進一步發展也受到技術瓶頸以及司法認定方面的阻礙。

5、【預計央行四季度有望降準50個基點以上 並在2019年多次降準】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接受採訪稱,預計央行在四季度再次降準50個基點以上、並在2019年多次降準,引導市場利率和銀行平均貸款利率下行。其表示,隨着經濟的下行壓力加劇,政府會出臺更多的貨幣和信貸寬鬆措施。預計2019年整體信貸增速會從目前的10.1%溫和反彈至11%,財政赤字擴大,減稅力度加強,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提高。

市場

1、【科創板將成爲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實驗田”】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劉煜輝表示,科創板將成爲中國資本市場各種制度改革的“實驗田”。決策層從“增量改革”的思路出發,建立新的市場板塊作爲改革試驗田,試點註冊制並建立有效的隔離機制。除了試點註冊制以外,在新市場中還可探索發行、上市、交易、中介責任、監管等環節的配套制度改革創新,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作用,取得經驗以後,再向全市場推廣,從而切實解決資本市場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中國資本市場的春天也就不遠了。

2、【險資密集設立紓困專項產品 總規模有望超1000億元】

險資正密集設立紓困專項產品。截至目前,國壽資產、太平資產、人保資產均已設立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專項產品,保險業4只專項產品目標總規模合計達到68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險資介入比較積極,目前還只是少數保險公司設立該類產品,預計未來一兩週,包括平安、泰康等險企可能會紛紛設立相關產品,總規模將有望超過1000億元。

3、【國內成品油價大概率“二連跌” 市場擔憂供過於求成主因】

11月16日,我國將迎來成品油調價的窗口,在目前國際原油下跌的趨勢下,隆衆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截至11月9日原油綜合變化率爲-7.82%,預計對應下調幅度爲375元/噸。目前爲調價週期的第六個工作日,但幅度積累較大,下調已是板上釘釘,且大概率將刷新年內最大跌幅。據隆衆資訊測算,預計屆時(11月16日當天)國內成品油對應下調幅度爲430元/噸左右。“下一輪調價窗口將於2018年11月30日24時開啓,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利空因素佔據上風,預計下一輪成品油價仍有下調的可能。”

4、【對涉房貸款應持續嚴監管】

經參報刊文稱,11月以來,已有5家銀行因貸款違規“涉房”收到銀監部門開出的10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逾400萬元。與去年同期3家銀行、6張罰單、200餘萬元罰金相比,監管從嚴趨勢明顯。有網民指出,經歷了多輪樓市調控後,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投資得到明顯抑制,但違規涉房貸款並未銷聲匿跡。儘管查處力度不斷加大,銀行暗中“輸血”樓市仍屢禁不止,對涉房貸款應持續嚴監管。

5、【巴菲特結束了對沃爾瑪長達20年的投資】

據週三提交的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已賣出所持有的最後一批沃爾瑪股份,結束了雙方20多年前建立起來的關係。作爲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甚至是在2014年仍是伯克希爾的五大持股之一,估值超過50億美元,但此後亞馬遜公司的發展則促使伯克希爾削減了所持沃爾瑪的股份。沃爾瑪股價今年上漲2.8%,而亞馬遜股價則大漲3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