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面板的基礎結構是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相比目前主流的液晶顯示面板,OLED產品具有無需背光、對比度高、快速響應等“血統優勢”,也由此被譽爲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

所謂下一代是針對目前仍然爲市場主流的液晶電視產品來說的,從技術成熟度和市場積累來說,OLED尚在技術週期的早期階段,而爲何此時已斷言OLED能夠取而代之?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說法是否爲時過早。

由於基礎成像原理的差異,OLED相比液晶電視具有顯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點就是黑色的表現力,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深邃和厚重的,而液晶電視由於背光元件保持長明,導致液晶面板無法杜絕漏光現象的產生,因此造成液晶電視幾乎無法顯示完全的黑,而OLED每個像素都有“開關”功能,在顯示黑色時,像素關閉,亮度趨近於零,“完美黑場”給OLED電視帶來了更完善的畫質表現。

第二點是來自響應時間的優勢,傳統液晶通過液晶分子旋轉後透射背光的方式調整顯示的灰度和色彩,顏色變換時液晶分子的旋轉需要耗時,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將響應時間控制在幾毫秒(ms)級別,但是在動態畫面中,仍然可能會有肉眼可辨的殘影出現。而OLED通過電流實現像素開關調整,畫面切換速度是肉眼無法察覺的,所以完全不會產生拖影現象,這個優勢也是液晶很難通過技術提升進行彌補的。

第三點是機身的厚度,由於OLED的自發光機制,無需背光源模塊,相比液晶電視繁雜的內部構成,OLED具備天生的纖薄身材。這很符合現代人們對於家居電器的審美要求。

OLED在產品上的優勢表現也驅動了市場滲透逐步加深,全球市場調查數據顯示,OLED電視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的佔有率已經突破65%,爲什麼具有更高消費能力的用戶更青睞OLED電視產品呢?因爲OLED電視相對於液晶電視的超越絕非一招一式,而是全方位的領先,從色彩到細節,從設計到畫質,OLED電視全面體現了未來顯示領域的黑科技內涵,因此在產品體驗方面,可以說完全壓制了傳統液晶電視的表現。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用戶,對於OLED電視和技術的喜愛就是很有說服力的表現。

用戶選購,如何找到適合的OLED電視

OLED電視發展時間不長,2013年首發入市,短短5、6年時間中,雖然已經有長足進步,但從上游面板製造,到下游品牌商介入,仍都秉承着嚴守品質關的想法,全力爲OLED電視能夠實現更好的體驗而不斷努力。因此雖然OLED電視雖然保持着良性的增長態勢,可消費者能夠選擇的範圍卻比較有限,目前中國市場活躍的OLED電視品牌包括飛利浦、索尼、LG、長虹、康佳、創維等,綜合每個品牌對於顯示技術的積澱和終端產品的不同表現,我們認爲飛利浦、LG還是代表了優質、時尚的產品風格,索尼雖然在畫質上有卓越表現,但產品過於厚重的感官其實和現代家居的融入感還是不足。

尤其是飛利浦OLED電視,除了我們之前介紹的OLED的相關優勢表現之外,飛利浦還專門圍繞家居環境打造了“流光溢彩”功能,讓產品能夠自然融入各式家居環境。目前飛利浦官網有55英寸、65英寸兩個規格的6款產品在售,對於消費者來說可選空間比較充裕,尤其是近期剛剛面市的55OLED803/T3,定價12999元,相比LG、索尼等品牌動輒2w+的售價,競爭力相當強悍,雙十一馬上到來,相信飛利浦屆時還會有驚喜帶給廣大消費者,您可以持續關注一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