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出爐,個別數據再創近年新低。

昨日,中證協發佈了前三季度131家證券公司的經營數據,全行業合計實現營收1893.31億元、淨利潤496.55億元,這一盈利規模,大約是2016年前三季度的一半、2015年前三季度的四分之一(2017年前三季度未披露)。

更慘的是,全證券行業的盈利規模,大約就相當於一家興業銀行(509.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盈利券商僅105家,有26家券商無法盈利,佔比達到19.85%,是中證協可查公開數據中的最差紀錄。(注:中證協網站披露了2008年以後數據,但缺2009和2010年)。

在業務結構上,經紀業務退居第二,投資收益再成第一營收來源。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495.61億元、佔營收的26.18%,證券投資收益526.28億元、佔營收的27.80%。

此外,截至三季度末,常被視爲投資者情緒指標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含信用交易資金)”達到9743.81億元,是2014年以來首次跌破萬億元規模。

未盈利券商佔比創近7年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131家券商合計實現營收1893.31億元,實現淨利潤496.55億元。

這一數據在歷年中屬於什麼水平?由於缺乏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我們不妨將數據與2015年和2016年進行對比。

2015年前三季度期間,證券業曾實現營收4380.43億元、淨利潤1924.65億元;2016年前三季度,證券業曾實現營收2419.58億元、淨利潤958.2億元。

這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大約只是2016年同期的59.39%、2015年同期的32.8%;淨利潤同比更差,今年前三季的淨利潤,大約只是2016年同期的51.82%、2015年同期的25.80%。

如與2017年全年對比,前三季度營收只佔2017年全年的60.81%,前三季度盈利只佔2017年全年的43.94%,今年全年業績下滑或已成定局。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盈利公司數量與比例都創近年新高,而未盈利就是特指剛好盈虧平衡或虧損。

中證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131家公司中有105家實現盈利,也即有26家券商無法盈利,佔比達到19.85%,是2008年以來數據中的最差紀錄(注:中證協網站未披露2009和2010年數據)。

上一輪熊市期間也未出現這麼高的未盈利佔比。

2013年數據顯示,該年度共115家券商中,104家實現盈利、11家沒有盈利,未盈利券商佔比爲9.57%。

2012年數據顯示,全行業114家券商中,99家實現盈利、15家公司沒有盈利,未盈利券商佔比達到13.16%。

作爲證券公司的優秀代表,今年上市券商也出現虧損狀況。三季報顯示,34家A股上市券商的股東淨利潤均同比下滑,其中太平洋證券前三季度虧損1.77億元,還有5家券商的淨利不足2億元。

投資收益再挑大樑

IPO收緊、二級市場不盡人意,投資收益再度成爲券商第一營收來源。

中證協披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期間,證券業實現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526.28億元,佔總營收的27.80%,是券商行業第一營收來源。

相較之下,2018年上半年期間,這一比例只有23.35%。這意味着,在經過第三季度後,投資收益的營收佔比上升了4.45個百分點。

此外,在牛市期間常常佔據第一把交椅的經紀業務(披露爲“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在前三季度只實現了收入495.61億元,營收佔比爲26.18%,退居到了第二位。

數據顯示,2015年期間,經紀業務曾產生淨收入2690.96億元,佔比達到46.79%,2015年前三季度更是一度達到50.06%的比重。而在2008年前後,這一比例更是一度達到70%以上。

在上市券商中,一些券商對投資業務的依賴度同樣有所上升。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統計,在前三季度,有20家券商的自營業務對營收的貢獻超25%,有14家券商的自營營收貢獻達30%以上,有5家券商的自營營收貢獻超40%。

與2017年相比,什麼業務的營收比重下滑最快?投行與信用業務。

數據顯示,代表投行業務的“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淨收入”在前三季度爲172.77億元,佔比爲9.13%,較2017年的12.34%比重減少了3.22個百分點,是營收比重下降最厲害的業務類型。

此外,主要代表信用業務的“利息淨收入”在前三季度爲156.76億元,營收佔比爲8.28%,較2017年的11.18%比重下降了2.9個百分點,營收比重下降幅度排名第二,這個指標主要代表兩融與質押等業務。 

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首破萬億

除了營收數據值得關注外,中證協披露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含信用交易資金)”同樣值得關注,該指標從2014年以來首次跌破1萬億元。

據瞭解,“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指的是客戶賬戶中以現金形式留存的資金,包括信用交易中從券商融入的資金——簡單而言,就是投資者證券賬戶中存在的現金規模。

這一指標常被視爲投資者的情緒指標,當投資者趨於樂觀時,會往賬戶中轉入更多現金,以便隨時進場投資,因而這一指標會快速上升;當投資者情緒趨於消極時,會將賬戶現金轉回到銀行賬戶、另作他用,導致這一指標快速下滑。

數據顯示,2014年年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突破1萬億元、達到1.2萬億元,之後在2015年上半年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飆升至3.41萬億元,與當時的牛市情緒相呼應。

不過在牛市結束後,這一指標也逐漸下行,終於在2016年上半年末跌破2萬億元、達到1.74萬億元。

不過,即便是在2017年年底,這一指標也頑強地守在萬億規模以上,達到1.06萬億元。

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達到9743.81億元,是2014年以來首次跌破1萬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指標雖然一定程度反映了投資情緒,但也只是三季度末數據,未反應10月以來市場的發生的全新變化。

此外,截至2018年9月30日,131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爲6.19萬億元,淨資產爲1.89萬億元,淨資本爲1.58萬億元,託管證券市值35.64萬億元,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4.82萬億元。

百萬用戶都在看

深夜緊急回應!科創板開出首批掛牌企業名單?上交所給出5大回應,加速推進制度設計,理事會上釐定這些內容

獨家!招商局今日內部宣佈,推薦熊劍濤出任招商證券總裁!曾全球公開招聘,吸引逾百位金融圈監管圈精英競聘

牛市時也沒見過!創業板突創歷史天量,妖王13板,隱藏什麼信號?離創業板牛有多遠?看五大關鍵點

國際油價暴跌,創史上最長連跌紀錄!國內原油期貨上市來首次全線跌停,影響已波及A股,這一行業直接受益

1個字3750元!造謠"證監會暫停新股IPO",85後女股民領3萬罰單,一年間3名造謠者被嚴懲

市場一驚!10月金融數據創出3個新低,明天股市可受影響?各路對策提前出籠,降息降準等更多措施可期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