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阜陽市慶祝第十九個記者節暨2018年度“四個一批”新聞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馬懷業被授予“全市十佳通訊員”稱號。

戴文學 攝

馬懷業現任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宣傳科科長兼院長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衛生記者協會理事、阜陽市醫院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祕書長,阜陽市醫療衛生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高級政工師。多年來,他立足平凡崗位,勤勤奮奮學習,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人,經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積極開展新聞宣傳工作,及時反映醫療衛生工作新成就、改革新舉措、行業新風尚,勇做新時代醫療衛生宣傳事業的開拓者。他建立了在全市衛生系統有影響的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網站和公衆微信平臺等自媒體,近年來先後在《健康報》、《安徽日報》、《阜陽日報》、《潁州晚報》等報刊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在《中國醫院管理》、《中國當代醫藥》、《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論著30餘篇。他所負責的醫院宣傳和文化建設工作,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甚至在全國業內產生一定的影響。2012年6月,市第二人民醫院被評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015年11月12日,馬懷業被評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工作者”;2017年12月1日,市第二人民醫院網站以信息量大、更新及時,版面美觀,瀏覽量大被國家衛生計生委表彰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優秀官方網站”。

郭海洋 攝

創新方法,推動醫療宣傳工作深入開展

作爲醫院網站、公衆微信平臺等自媒體的責任人,馬懷業即當編輯,又當“記者”,他除經常深入病區、急診一線採訪,捕捉新聞線索。同時,建立了全院通訊員隊伍,及時宣傳報道醫院發展的新動向、新成果。

深入報道,追求宣傳工作最佳效益

作爲一名宣傳戰線上的“老將”,馬懷業堅持邊幹邊學,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新聞寫作知識和數碼相機的使用技巧,在幹中學、在學中練,使自己熟練掌握了新聞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文字編輯、排版等基本技能,極大提高了新報報道的時效和質量。近年來,他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通訊、消息等新聞稿件數百篇,每年撰寫新聞稿件100多篇,涵蓋醫院工作各個環節、於細微處反映醫院工作的全貌。

主動與新聞媒體聯繫和溝通是馬懷業的又一重要工作,他通過多種新聞媒體宣傳醫療科研動態,以及新設備、新技術、新項目、新療法、新服務舉措,在全市多種新聞媒體及網站上,經常能看到他的報道。近年來,在他的協調下,市二院與市電視臺聯辦了150多期《健康直播》欄目,協助《安徽廣播電視報阜陽週報》常年開辦“醫生信箱”專欄,使羣衆及時瞭解防病知識,獲得就醫信息,受到觀衆與讀者的好評。

當作事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多年來,馬懷業把宣傳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對宣傳工作熱愛、勤奮,不輟筆耕。近年來,他有多篇宣傳稿件、論文獲獎。由他撰寫的《男子心跳驟停70分鐘後“復活”》被省衛計委、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爲“安徽省衛生好新聞二等獎;《淺談在崗前培訓中傳承醫院文化》獲得2015年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與醫院文化建設主題徵文一等獎;由他主持開展的《關於醫院品牌的創建研究》,榮獲阜陽市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他撰寫的《醫院文化建設促進跨越式發展的做法和體會》發表於《中國醫院統計》,並被安徽省醫院協會通過《安徽醫院管理》向全省轉發交流;他撰寫的調研報告《“以專科帶動綜合,以綜合提升專科”的傳染病醫院發展模式》得到國家衛生行政主管等部門的肯定,被收錄《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一書。

文字:潁州晚報記者 段華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