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延遲退休這個話題,受到了很多小夥伴們的關注,作爲同樣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幾個職業,古往今來,教師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尊敬,社會地位比較高。前不久出臺的新公務員法,也對公務員關於延遲退休有了新的規定,很多人就會問,爲什麼教師關於此的政策一直遲遲沒有下來,這樣真的合理嗎?畢竟基層教師也是非常辛苦的,今天小編就到大家來分析一下,是爲什麼出現現在的局面。

公務員新規30年可退休,教師法卻沒有相關規定,合理嗎?

公務員法出臺時間比教師法遲

小編認爲,之所以會出現公務員法對提前退休有安排,而教師法沒有,主要的原因在於,公務員法的出臺時間,要比教師法出臺時間更晚。公務員法的制定出臺,是在教師法頒佈11年多之後進行的。在2005年公務員法出臺時,就對於公務員的提前退休作出了明確規定。而教師法因爲出臺的比較早,當時在這方面的預見性不足,沒能做出相應制度安排。​

當然,除了兩部法律在頒佈時間上有差距,在這兩部法律出臺時,立法者的考慮,也是一個因素。爲什麼立法者在制定教師法的時候,沒有對教師羣體的提前退休予以明確,這個問題,目前我們並不得而知。​

公務員新規30年可退休,教師法卻沒有相關規定,合理嗎?

基層教師數量多於基層公務員數量

可能與基層教師的數量有關係。在縣鄉基層,教師的數量多於公務員的數量。尤其是在鄉鎮,教師隊伍的人數可能多達一兩百人。但是,公務員的人數,通常只有幾十人。如果教師幹滿30年就可以提前申請退休,影響面比較大。畢竟,現在基層大量缺教師,如果教師工齡30年紛紛申請提前退休,容易會導致基層教師隊伍青黃不接,這對於基層教育事業也會帶來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也必須考慮到,那就是教師的身份屬於事業編制。如果僅僅計算中小學教師人數,和公務員羣體的人數相比,差距可能並不大。但是,我國事業單位的人數,遠遠大於公務員的人數。如果教師幹滿30年可以提前退休,整個事業單位的人羣,需不需要執行同樣的待遇呢?這個問題的涉及面,顯然更廣。因此,這也許就是現階段爲什麼教師隊伍沒有這方面的制度安排的原因。

2019年公職類考試公告即將發佈,爲方便大家備考,爲大家準備了部分知識點,祝大家備考順利,成功上岸!

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的思想是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他認爲,至少要確定兩種發展的水 平。第一種水平是現有發展水平:這是指由於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的結果而形成的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第二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別人的幫助所達到的解 決問題的水平,也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最近發展區”就是指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即幼兒能獨立表現出來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導下能表現出來的 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常見考查方式】

(1)最近發展區的大小是幼兒心理發展潛能的標誌,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標誌,在幼兒心理發展的每一時刻都存在,同時,時刻在變化,而變化又因人而異。

(2)幼兒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體現的是( )。

5.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指人們在一生中都應當和需要受到各種教育培養。這一術語最早來源於英國成人教 育家耶克斯利1929年出版的《終身教育》;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 保羅·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之後短短數年,就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終身教育迅猛發展, 其代表有: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導論》、埃德加·富爾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舒瓦茨的《終身教育-21世紀的教育改革》等。1996年,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標誌着終身教育最終形成。報告中提出:“終身教育建立在4個支柱基礎上”,這“4個支柱”是指:“學會認 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

我國教師終身學習的理論依據:2008年9月2日新頒佈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 第八條明確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首次把它作爲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它成爲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要求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 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常見考查方式】

終身教育通常以選擇題和名詞解釋形式精細考察,考生應着重記憶第一、首次、標誌性的代表人物與著作。

(1)世界上第一本終身教育專著是( )。

(2)終身教育的積極倡導者和最終奠基人是教育家( )。

(3)( )將成爲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