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行業新事物發展的常態,起初似乎都是一團混戰,各路參與者蜂擁而上,跑馬圈地。隨着監管部門入場,才漸漸有了秩序和規範,形成新格局。而相比於現金貸的高利息、暴力催收、泄露用戶隱私等較多爭議點,貸款超市就顯得有點冷清,爭議點實在太少。

貸款超市又稱爲貸款搜索平臺,基於信息不對稱,一些公司將市場上典型的貸款公司聚集到一個平臺供借款人選擇,以便更好的獲取借款,並從貸款公司或者客戶經理處收取推薦費、廣告費、會員費等作爲公司收入。

隨着現金貸監管政策的收緊,各類手機應用商店對於現金貸類應用程序上架的規則更加細化。而貸款超市應運而生,無形中成爲了另一種載體。你很難想象,現在貸款超市,也有上萬家,現在也到了一個“人人都做貸款超市的時代”。App、微信公衆號、甚至一個H5頁面,都能成爲貸款超市。這開始變成一項毫無門檻的暴利生意:一個三人的小團隊,靠着搬運一些“擼口子”的消息,積攢用戶後便做貸款超市,每月利潤200多萬。

一方面,這些聚合各路貸款產品的貸款超市,爲現金貸平臺提供大而全的流量、用戶,專爲各現金貸平臺做導流服務。另一方面,貸款超市們也在賺着雙方的錢,悶聲發財。

據瞭解,這些在貸款超市上線的平臺,大部分未顯示相關主體運營公司,也僅有少部分披露了詳細的借款資金來源。像貸款管家、卡牛APP、小黑魚等等。貸款超市在宣傳方面實際上助推了行業“多頭借貸”的發生幾率,某些貸款超市打着“一次性申請多個平臺將會提高放款幾率”的口號誘導用戶在多家平臺申請貸款。

縱觀天下:悶聲發大財——“現金貸”激流中的貸款超市

縱觀天下:悶聲發大財——“現金貸”激流中的貸款超市

而這些貸款超市的頁面信息顯示幾乎全部涵蓋了“3分鐘審批30秒下款”、“無門檻申請”、“有身份證就能借款”的口號。對上線的平臺幾乎或者從未進行予以審覈,貸款超市裏面的平臺多數以貸款期限在7天至24個月不等,大部分平臺月利息在1.5%左右。幾乎貼近監管部門規定的年化利率36%的紅線。而這些僅爲借款前平臺給出的數據,這些在法律邊緣遊走的現金貸平臺,套路遠比表面上深得多。

貸款超市往往對上線產品的審覈不嚴,主要體現在平臺上線高利率產品、默認砍頭息、利用商城優惠券變相收取砍頭息等行爲。如卡牛上線的現金360、葡萄錢包、閃電虎;我來貸上線的糖果貸、滴滴錢包、來一貸;我愛卡上線的節氣貓、萬萬掌櫃、大白錢包等年化利率均超過36%紅線。

以貸款管家APP爲例,裏面上線的平臺幾乎是以7天到30天爲主的平臺,所有平臺均宣稱極速到賬,甚至打出“黑戶秒審”、“無視黑白”等口號。7天的平臺借款1000元,實際到賬金額只有700-850元之間,所謂的“一週”實際上只有6天的時間,需要還款1000元。貸款管家上線的平臺存在着砍頭息、暴力催收等APP,還充斥着大量的借條借款等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爲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而這些貸款超市目前可以說是毫無道德的去賺錢,對上線的平臺幾乎沒有審覈。平臺質量參差不齊,亂象叢生亟待監管破局。

百度曾經因爲甫田系醫院百度推廣而受到廣泛指責,淘寶本身並不賣假貨,但是因爲入住淘寶的商家賣假貨,也背上了賣假貨的 " 鍋 "。今天的貸款超市平臺如果僅僅關注利潤,而將入駐的平臺審覈放到一邊,也可能因爲合作的現金貸平臺本身的聲譽風險而 " 惹禍上身 ",受到輿論壓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