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24日21時26分,美第6艦隊司令從“科羅拉多”號旗艦上發出攻擊命令。2架A-6E“入侵者”攻擊機悄然從“薩拉託加”號航母起飛,撲向距離美艦隊30千米之外的一艘利比亞的巡邏艇,向其發射了2枚“魚叉”反艦導彈。只見“魚叉”導彈像流星一般劃破夜空,向海面俯衝,然後緊貼海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向目標。一聲巨響,“魚叉”導彈擊中利比亞300多噸的法制“戰士-1”號導彈艇的右舷。緊接着A-6E攻擊機又投下“石眼”式集束炸彈,一舉擊沉了這艘小艇,使艇上27名乘員全部喪生。

魚叉”是AGM-84A空對艦導彈的綽號。它長3.85米,彈徑0.343米,翼展0.91米,發射重量53千克,採用單軸渦輪噴氣發動機。它與法制“飛魚”導彈相比,射程遠,爲120千米(“飛魚”導彈是70千米),其戰鬥部也比“飛魚”大,爲220千克穿甲爆破型(“飛魚”戰鬥部裝65千克烈性炸藥),但是導彈彈體,“魚叉”卻比“飛魚”小巧(“飛魚”AM.39型彈長4.69米,AM.38型彈長5.2米)。“魚叉”導彈的發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高度1500米以上發射時,導彈由機上掛架下沉到一定高度時,導彈發動機點火工作;另一種是在1500米以下高度時,導彈在掛架上直接點火發射。“魚叉”導彈的巡航高度爲61米(以後的改進型爲30米),速度爲0.75馬赫。

“魚叉”導彈的制導方式是傳統的方式,即中段採用慣性加末端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在發射前,飛機上的電子設備把目標的方向、距離、航速等數據,傳輸給導彈上的電子計算機。發射後,彈上的慣性導航系統按傳給的數據把導彈引向目標(這是導彈中段掠海面飛行時的情況)。導彈距目標越來越近時(即導彈飛行的末端),彈上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自動對目標區進行搜索,此時導彈飛行高度更低,更貼近水面。一旦搜索到並跟蹤上目標(敵方艦艇),導彈便突然躍升而後俯衝攻擊目標。

其實,利比亞“戰士-1”號導彈巡邏艇也曾試圖接近美國艦隊,用導彈進行攻擊。但利比亞的反艦導彈射程近,僅是“魚叉”導彈射程的一半,而且艦艇也小,所以小艇還沒接近美艦時,就被“魚叉”導彈擊中而沉沒了。美軍的武器是瞄準敵人武器性能而發展的,其射程的要求,即我的武器能打到你,而你的武器夠不着我,這就是美軍的所謂“避開戰術”原則。利比亞導彈夠不着美艦,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只好退守陣地了。結果在這場戰鬥中,利比亞有3艘導彈巡邏艇被擊沉,一艘受重創。部署在錫德拉灣沿海的薩姆-5防空導彈也被A-7E攻擊機發射的“哈姆”反雷達導彈摧毀。

作爲一種反艦攻擊兵器,爲適應新的對抗和提高生存能力,“魚叉”反艦導彈也在不斷接受改進,其空射導彈改進的主要型號有“布洛克”(BLOCK)1B、1C、1D等型。“布洛克”1B型取消了飛行末段躍升機動,採用全程掠海飛行攻擊目標,其巡航高度由A型的61米降到30米,使對方更不易識別和攔截。該型導彈已於1981年6月交付美海軍使用。

延伸閱讀

“魚叉”布洛克1C型主要改進部分是引入可編程的航向差,使導彈沿着迂迴的飛行軌跡飛向目標,已於1984年交美海軍使用。上面美軍攻擊利比亞艦艇使用的“魚叉”導彈就是這種改型。

“魚叉”布洛克1D型,射程達227千米以上,但不足的是它的戰鬥部威力較低,在飛行距離長的條件下,其飛行速度相對起來也就較慢,易於被攔截。

一種武器的研製成功,往往是適用多種武器發射平臺的。如“魚叉”導彈的空射型除用於裝備美海軍的A-6E、A-7E攻擊機(這兩種飛機現已退役)、P-3C反潛飛機和S-3A反潛飛機外,1983年美空軍亦採購用來裝備B-52轟炸機,以支援海上反艦作戰。“魚叉”導彈還有艦對艦型和潛對艦型。

瀕海戰鬥艦發射“魚叉”

RGM-84A“魚叉”艦對艦型,1978年開始服役,海灣戰爭中曾投入使用。以後又研製出RGM-84D型(1992年終止發展)、RGM-84E型(原計劃1997年服役)和RGM-84G型。

艦對艦型“魚叉”導彈的長度要比空射型長,如RGM-84E型長度爲5.25米,發射重量也大,爲780千克,動力裝置除1臺渦輪風扇發動機,另加裝了1臺固體火箭助推器;戰鬥部也增加到230千克;射程增加了近一倍,爲227千米;巡航高度爲15~30米。它主要供美國海軍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使用。

潛對艦“魚叉”A型1981年開始服役,它的性能數據與艦對艦型基本相同,只是它採用魚雷發射管發射,裝彈量較少,適用於近程攻擊,且反應時間長,出水速度慢,抗海浪干擾能力差。美軍從1980年已開始研製垂直髮射系統,這種導彈將在潛艇上採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