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说全新凯迪拉克CT6:一次早有预谋的变美|广州车展

广州车展前夕,凯迪拉克官方就宣布将会在展会期间进行全新CT6的国内首秀,驾仕派抢在展会开始之前就实拍到这台凯迪拉克的新旗舰。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将时间拨回2016年的原石滩车展,凯迪拉克发布了一台名为Escala的概念车,其锐利霸气的造型就立即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那时候就有媒体预言凯迪拉克会以此为蓝本进行量产车的改造。当这台新款CT6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预言成真。而本届广州车展,全新CT6将和Escala概念车同台展出,让大家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来自它们的全新魅力。

现款CT6就是一台十分耐看的车型,然而全新CT6像是“美人坯子”又做了一例成功的整形手术,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还相当惊艳。

大灯是整个前脸的点睛之笔,锐利的造型让CT6变得更凶狠,配合周围凹凸有致的造型,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前脸的变化不仅仅在于前大灯,包括保险杠的其它部分也是大手笔改造,几乎没有保留现款的细节设计。

目前驾仕派已知全新CT6将会推出风尚版和运动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选择。不同配置将会呈现不同的造型,比如进气格栅,星点式和盔甲式的中网造型你更喜欢哪个呢。

涂装的不同也能带来视觉效果的不同,白色和黑色都为CT6受欢迎的颜色,如果你购买CT6会选择哪一种颜色。

侧面造型和现款比较接近,笔直有力的腰线,门把手,和C柱后的三角造型都让人过目不忘。当然19寸的大脚和多幅轮毂是凯迪拉克CT6彰显风范的重要部件,感觉无论是双六幅还是双七幅轮毂都很好看。

 

虽然CT6将车辆前部设计得比较长,不过尾部的比例和线条营造出的视觉效果都是很不错的,从不同角度去看CT6都能发现它的美。

尾部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尾灯样式的改变,向内延伸的全新设计不仅呼应了前大灯造型,还能让尾部显得更饱满,同时镀铬饰条贯穿式装饰,能显著提高尾部的整体感。

如果说外观的变化代表凯迪拉克的态度,发动机和变速箱全部换新则代表了硬实力。代号为LSY的可变缸直喷涡轮发动机,替代了其实还处在黄金期的LTG(很多厂家的产品还不及LTG的水平),而新LSY引擎177kW的最大功率和350Nm的最大扭矩,在目前同类发动机中堪称优秀。

需要强调的是,它延承了之前在3.0T发动机身上应用的可变缸技术,当工况良好时发动机会自动关闭两个气缸,目的是为了降低油耗——这也是国内率先达到国六B排放标准的发动机。近看机油盖上面写的字样是SAE 0W-20,黏度较低的机油间接反映发动机追求性能的同时还注重燃油经济性。

内饰是凯迪拉克经典布局,这也是个人觉得相当耐看的一套设计,而且新款CT6的内饰当中还是有变化的。

仪表盘还是那副相当“有货”的全液晶仪表盘,信息量相当丰富,而且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进行调节,界面清晰、反应速度快,能准确进行操作。

感觉在短短几年中,凯迪拉克车型变速箱就从六速换到八速、再到九速,别以为这就ok了——旗舰车型CT6这一次换装了10AT变速箱。所以我们迫不及待的想体验这套全新的2.0T+10AT动力组合,看到变化明显的挡把,有想挂入D挡开车试驾的冲动。新款的挡把相比现款更容易握住,操作也更方便。控制CUE多媒体系统的方式由原来的触摸板加旋钮,变为现在旋钮和按键,其实我们会感觉越传统的操作反而会让人觉得心安。

副驾驶面前和中央扶手附近都用深色木板装饰,即便是外观看起来前卫和时尚,CT6还是会营造出沉稳的内饰氛围,为消费人群提供相符合的感受。

五六十年代的凯迪拉克就往自家的车上装了宽大的座椅,可以说是沙发也不为过,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CT6作为旗舰车型匹配的座椅,不论前排还是后排都非常好的照顾到乘客舒适性,而且调节按键在门板旁边非常方便。

流媒体后视镜的加入说明凯迪拉克一直将安全系在心上,行车和倒车都可以通过不受干扰的后视镜来观察路况。

大量的饰条运用,车内的豪华感相当强烈;无处不在的仿盾型设计,潜移默化的强化乘客对凯迪拉克的品牌认知。

驾仕总结:

外观和动力系统的变化幅度搞得像垂直换代,这么大的动静也没几家主机厂能做到。凯迪拉克将颜值和实力继续提升,这给大家传导出满满正能量的感觉相当好。于我个人来说,至少能在第一时间确认这是一台颜值超高,而且还配备如此先进科技配备的产品,不免会产生拥有的冲动……不过点开自己银行卡APP看看里面的数字,看来最近还是膨胀了,都敢看凯迪拉克CT6了,先还是像凯迪拉克一样去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吧。

文|道道

图|道道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搜狐、网易

界面、凤凰新闻、汽车头条、淘宝达人、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平台、ZAKER、一点资讯、掌上汽车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