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人和天地联系是华夏文明宝贵的历史文化和思想遗产,其发展跟《河图》与《洛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传在我国远古伏羲氏胜生活的年代,有一怪物沿着黄河游至孟津,其背上负着一块刻着古怪图案的玉板,吃庄稼吃人无恶不作。
伏羲听闻此消息后,便带着利剑来到黄河边欲斩杀此妖怪,斗了良久,妖怪渐渐落入下风,被伏羲打得嗷嗷叫后连忙投降,称自己为“龙马”,以背上的玉板为战利品献给了伏羲。
因它是来自黄河的宝贝,伏羲便为它取名为“河图”,之后,伏羲便以《河图》为基做出了“八卦”。
继伏羲之后,相传在大禹治水疏通河道之时,也曾有一怪物出现,是一只可以驼起百人的巨龟。
大禹认为这是一只通灵玄龟,便把它放生了。不久之后,这只玄龟又找到了大禹,并且还带来了一块光芒四射的玉板,要献给大禹,玉板上则有一些神秘的文字和图案,因此大禹将此玉板命名为《洛书》。
以上,便是关于《河图》与《洛书》的一些传说故事,传说是不是真我不知道,但这《河图》与《洛书》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洛书》《河图》便已经问世了,天命、阴阳、占卜的出现都与它们有关。
孔子在周游列国不得意之时,曾叹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里,已经有了洛书与河图的传说故事,并且老子和孔子也曾写过关于天命的《河洛谶》。
到了汉朝,《洛书》与《河图》则表现得更加神秘和复杂了,表现形式也愈加多样化,如衍生出了地理书《河图括地象》、《河图始开图》等37种。
到了宋朝,那时所出现的《河图》、《洛书》之中则又有了新的内容,是融天文、人体、阴阳、象数为一体的易学图像。
自古以来,对于河图洛书的解释非常多,《尚书》中写道周康王即位之时,就曾写到过《河图》,不过,周王朝把它跟大玉、夷玉、天球放在了一处。
也是因它跟代表王权威严的古玉器放置一起,所以有人猜测河图始测日晷仪与天象图标。
而对于《洛书》《河图》的样子,古籍中也有人给出了答案,如孔传《易疏》说:
经学者研究出来是这样的:
这样的:
而《河图》,据孔颖达《易疏》中说:
经学者研究,是这样的:
那为什么会有人说这可能是外星人遗物呢?
其实这一观点是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杨光和其儿子杨宇翔提出的,他们发现《洛书》的核心“十”的符号和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历石中心人像上的“十”,还有金字塔俯视图中心的“十”都是吻合的。
也是如此,他们才会提出《洛书》是外星人遗物的说法。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洛书》、《河图》上面究竟有什么书写符号、图画现在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如何解答还得看将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