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王朝都有兴衰,有起落,不能因为金一度灭辽,灭北宋,就简单认为金国比辽国、北宋要强。

辽国又名契丹,早在唐玄宗时代就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部落。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契丹崛起,让唐玄宗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给安禄山增加兵权,致使尾大不掉养成祸患。

晚唐时期,契丹部族已经割据了广大地盘。唐朝根本无力消灭他们。晚唐五代时期,辽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首领叫做耶律阿保机。他一统草原,建立了契丹国(后改名为辽)。

辽国建立恰逢中原五代十国之乱。辽国一度入侵中原,时逢后晋,各方势力无人可挡,辽国差点就直接称霸天下。实在是辽太宗太不把中原诸侯当人看,结果招致群起反抗,不得不退出中原,但燕云十六州一直被他们把持在手中。

北宋崛起时,一度有机会夺回燕云,可惜,精通军事的宋太祖早死,换上个只懂得阴谋诡计玩心眼的宋太宗。结果两次北伐都大败而还,国力反而弱于辽国。

宋真宗即位之初,辽国萧太后举国南征,一度突入澶渊。宋真宗亲征之下大败辽军,击毙辽军元帅,逼迫辽军定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此战之后,宋辽盟号,为兄弟之国,彼此维系了百年和平。澶渊之盟实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好方略,如今却被一些人歪曲成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当时辽军主帅虽然阵亡,但萧太后还在,辽圣宗还在,宋朝要他们撤军,他们必须要有台阶可下。因此,宋朝答应每年给辽国岁币三十万贯钱。这点钱很多吗?多到了劳民伤财,多到需要压迫百姓吗?根本没有。宋真宗在位期间,每年的赋税总收入基本保持在一亿贯银钱左右。而每年与辽国举行互市,宋朝从中赚取的往往是数百万贯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辽史中还是在宋史中对这次盟约评价都极高,对彼此的使者也一直客客气气。两国百年盟好几无战事,这享福的自然是万千百姓。

但是,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百年和平不单单使得北宋军力大衰,军备废弛,也使得辽国尚武之风大大减弱。

反之,女真作为一个新兴民族,为了生存,励精图治,全民上下都有一股振作之风,因此与辽国大战屡次以少胜多,最终灭掉了辽国。

辽国毕竟是游牧民族出身,其战力保持比宋朝要好,因此,尚能与金军一战。金军一旦南下,北宋军队几乎不堪一击。

从科学的角度看,应该是文明战胜野蛮,先进战胜落后。可是,历史很多时候不科学,至少不能按照科学那一套来解释。

像历史上罗马帝国何等强大,可还是被野蛮人消灭。中国历史上,先有五胡乱华,后有辽金兴起,再后来蒙古灭宋,后金灭明,一次又一次都是落后击败先进,野蛮击败文明!

不过,辽国与宋朝都是在国内情况尚好,民心并未沦丧的情况下被外敌强行击破。因此,辽国退出东北、华北一带,继续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帝国,称霸西域一百余年。北宋则撤退到了长江以南,建立了南宋,也支撑了一百多年。

最后,金国百年和平后也沦落了,衰败了,被兴起的蒙古击败。南宋也成了金国的难兄难弟,一起被蒙古击败。

但是,蒙古是不是就横勇无敌,永不灭亡呢?不是的。一晃百年后,朱元璋北伐,几乎没有遇上什么重大抵抗,蒙元就一败涂地,退出了中原大地。这是说,明朝又比蒙古强吗?哪里是!

只能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因此,即便后来明朝又被清朝灭掉,也不能说清朝就比明朝强。

更多精彩读历史,期待关注微信公众号:叶之秋读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