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不光是美國中期選舉的日子,也是珠海航展開幕的日子。據悉,在航展的航天館中陳列着一個龐然大物,居於中心位置,吸引着人們的關注。人們好奇的觀察着這件設備,直到看到簡介牌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件裝備是未來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所謂核心艙,其實就是我國未來空間站的心臟,在覈心艙上連接一些功能艙就組成了我國未來的空間站。令人興奮的是,這個核心艙不是模型而是實物,這說明核心艙的設計建造已經有了保證。

  要說到航空航天,一直是我們比較驕傲的地方,這在方面我們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自從2003年楊利偉進入太空,我記得每年的時事政治題目都會考我國的“神舟”系列。轉眼15年過去了,我國在航空航天上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或許我們很難叫出中國每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的名字,但第一人我們總是記得。楊利偉,他變成了民族英雄。不過,在那一次的太空生活中,楊利偉也經歷了一些奇怪的事,甚至困擾了中國的航天人們好多年。

  美蘇冷戰結束以後,中國遭到了西方國家的敵對。在航空航天方面更是拒絕合作,比如說現在的國際空間站,當時中國也想加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然而被拒絕了。於是,從那時起,我國就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獨立自主的航天道路。但也正因如此,我國在航天事業上是缺乏經驗的,這一點尤其在2003年前的航天發展中體現的非常重要。

  在諸多航天人的努力下,我們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難終於走到了載人航天的門檻前,而這也是對中國航天的一次考驗。由於從來沒有過經驗,所以這次的載人飛行實驗性質比較大,實驗也免不了失敗。當時的楊利偉也是抱着犧牲的準備進行的這次任務。不過還好,這次實驗進行的比較順利,沒有出什麼嚴重故障。

  21個小時的太空生活也是中國航天21個小時的考試時間,毫無疑問中國航天人通過了這次考試。雖然結果是好的,但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瑕疵,這個小瑕疵發生的甚是詭異,也曾經使身在太空的楊利偉坐立不安。據楊利偉回憶,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無緣無故總是聽到一陣敲擊聲,就像是在敲門。

  這就比較詭異了,他在太空中繞着地球做圓周運動呢,別說人,別說耗子,就是一個生物都沒有怎麼會有人敲門呢?然而的的確確發生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相當不可思議,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大部分人第一個念頭就是外星人,只有這樣才能給航天員一個合理的解釋。

  當時楊利偉以爲飛船出現了故障,不停的排查故障,希望能修好。地面中心的人也聽到了聲音也以爲是故障,不停的比對各種臨時數據以保證飛船的安全。雖然經過了衆人的諸多努力,但聲音還在。好在沒有出現什麼問題,經過21小時楊利偉順利返回了地面 。返回地面之後的楊利偉繼續查找聲音的來源卻一無所獲,最後只能歸結爲經驗。

  其實,不光我國宇航員遇到過這種情況,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宇航員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們把這種聲音戲稱爲外星人的敲門聲。直到後來楊利偉在一再反覆聽取錄音後,纔給出了答案,那是飛船殼體變形產生的聲音。

  由於在太空中的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溫度變化非常大,這種劇大的溫差導致金屬船體的熱脹冷縮,從而發生塑性形變產生聲音。相比於其他外星人和他國反衛星武器實驗的各種新聞,飛船殼體熱脹冷縮相比之下更爲科學,可信度也更高。畢竟在太空中拿中國的載人飛船進行武器試驗無疑是近乎直接入侵的軍事行爲。

  自從2003年以來我國的太空探索就多了起來,有了經驗的積累航天實驗也安全的多了,這帶動了我國航天實驗的進一步發展。到了現在,我國正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自己的空間站,恐怕將是人類唯一的空間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