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南寧,市民梁先生是打工一族,平時因爲錢不夠花,便通過網絡借貸APP借了五千塊錢來花。爲了還上這5千塊,梁先生又想到去其他APP借錢來還款,就這樣,一年的時間裏,梁先生前前後後使用了80多個APP來還錢,而原來5千塊錢的本金,卻變成了10幾萬。 市民梁先生:“一開始借的時候才五千塊錢,可以分期還,分九期到十二期,那時候算下來,一共五千塊錢,每個月還那麼七百多或者八百這樣。” 梁先生是一名打工族,由於工資不夠消費,便想着找點錢來花。去年9月份,梁先生玩手機時,無意間看到了一款APP軟件,借錢的門檻不高,而且還可以分期還款,梁先生合計了一下,覺得自己可以承擔,就申請了5千塊錢貸款。可是,這5000塊錢花完後,梁先生一時拿不出錢來,於是便想到通過其他的APP來填補前面的虧空。

  市民梁先生:“就一開始借的那些是可以用的,後面那些基本都是,借了以後還給它另一個平臺,就是說借了以後還,根本沒到我的手上,就是說到卡里面然後又轉出去了。” 就這樣,一年的時間,梁先生前後使用了80多個APP平臺來借貸還款。去年準備過年的時候,梁先生覺得已經還得差不多了,可後來,又接到了不同借貸平臺的電話,說他還沒有還清欠款。

  市民梁先生:“算下來一共自己欠了十多萬,然後我一看這個不得,這個我感覺實在還不起,連家裏面都還不起。一共有八十多個現在。” 梁先生使用的借貸APP,有“馬上金融”“快樂錢櫃”“小兔錢袋”等 ,打開一看,裏面的介紹非常誘人,貸款幾乎零門檻,而且還可以分期償還,有的還偷換概念,說免利息讓你輕鬆借錢,甚至免費註冊直接放款。

  現在梁先生也認識到了錯誤,並把自己借的每一筆錢,用本子登記出來,那麼十幾萬的債務應該怎麼處理?是否還需要繼續嘗還?記者也諮詢了律師。律師表示,網絡借貸也是屬於民間借貸的一種,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平臺貸款的利息是否居高,如果超出了國家保護的每月2分利息,也就是年利率24%的範圍,超出的嘗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律師陳薇:“現在有很多這種非法的網貸平臺,它是這樣子,就比如說我出借的本金就五千塊,然後你本金償還不了了,我再通過另外的平臺,通過這種虛假放貸形式然後擬造這種虛高的本金,還有利息。讓你不斷地去償還那麼這種,它是一種違法行爲,因爲如果真正出借的本金就五千塊,其它都是虛假擬造的,那這個是涉及到違法的,這種情況,你可以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 (來源:南寧臺 編輯:劉喻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