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陪伴孝莊左右的貼身侍女,先後經歷了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和康熙五朝,幾乎見證了清早期的許多重大事件,而且還曾對年玄燁進行過教育,故而在宮廷中頗受重視,又被尊稱爲蘇麻喇姑。歷史上的蘇麻喇姑,對康熙是頗有恩情的。

蘇麻喇姑這個名字,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在《康熙王朝》中,她是與玄燁青梅竹馬的宮女,兩人暗生情愫,只可惜咫尺天涯,有情人終究未能走到一起。歷史上確有蘇麻喇姑其人,但她與康熙之間絕不可能產生愛情。因爲蘇麻喇姑與孝莊同齡,是玄燁的祖母輩。不過,我們又很難否定這樣一個事實:蘇麻喇姑是愛康熙的。這種愛,是憐愛、慈愛甚至於溺愛,絕非《康熙王朝》中所講的情愛。

真實的蘇麻喇姑:清宮中的奇女子,終身未嫁,卻幫康熙撫養皇子

蘇麻喇姑是蒙古人,出生於一個貧寒的牧民家中,後成爲孝莊陪嫁侍女。她的蒙古名音譯爲蘇麻喇【蘇茉兒】,意思爲“大半口袋”。這個陪伴孝莊左右的貼身侍女,先後經歷了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和康熙五朝,幾乎見證了清早期的許多重大事件,而且還曾對年玄燁進行過教育,故而在宮廷中頗受重視,又被尊稱爲蘇麻喇姑。

歷史上的蘇麻喇姑,對康熙是頗有恩情的。清朝時天花尚未被攻克,常常奪走人們的性命,清廷內部對於未曾出痘的男子都格外慎重,在天花流行的時候甚至會讓那些未曾出痘的皇子們搬到離宮去居住。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宮出現天花,玄燁也到宮城外一處宅邸避痘。

皇家的孩子,即便是未處宮中,也會得設法加強教育,並予以悉心照顧。負責培養和照顧玄燁的人,便是蘇麻喇姑,這份差事是孝莊皇太后欽點的。蘇麻喇姑雖然出身貧寒,但精通滿蒙文字,且陪伴孝莊期間也曾經歷過很多風浪,頗爲睿智,承擔起了照料和啓蒙康熙的重任。

真實的蘇麻喇姑:清宮中的奇女子,終身未嫁,卻幫康熙撫養皇子

蘇麻喇姑當時每天往返於皇宮與玄燁住處,按時教授玄燁,並悉心關照這位小皇子的飲食起居。在《嘯亭雜錄·蘇麻喇姑》中曾提到,“(玄燁)賴其訓迪,手教國書”。也正因如此,後來的康熙皇帝對蘇麻喇姑極爲敬重。受此影響,整個蘇麻喇姑在清宮中的地位也是常人難以比擬的。

美中不足的是,蘇麻喇姑一生未嫁,早年陪伴孝莊,後來獨居深宮。爲了避免蘇麻喇姑寂寞,康熙帝還特意將自己的一個皇子交由她來照顧。蘇麻喇姑則是盡心盡力,好生教導,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了謙謙君子,甚至沒有參與九子奪嫡。這個皇子,便是康熙的皇十二子胤裪。

真實的蘇麻喇姑:清宮中的奇女子,終身未嫁,卻幫康熙撫養皇子

胤裪庶妃萬琉哈氏所生,按照清朝皇室的傳統,庶妃沒有撫養皇子的資格,須由她人代養。而康熙忖度良久,最終決定把這個孩子交給蘇麻喇姑撫養。要知道,此時的蘇麻喇姑已經年過七十,康熙如此安排,顯然是爲了給這位老人一絲慰藉。就這樣,蘇麻喇姑的晚年有了胤裪的陪伴,過得倒也十分祥和。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蘇麻喇姑頗爲長壽,活了九十多歲才離世。如此一來,胤裪與蘇麻喇姑在一起相處多年,感情非常深厚。在蘇麻喇姑晚年時,胤裪一直侍奉左右,照顧地頗爲仔細,也算是替康熙盡了一份孝心。蘇麻喇姑病逝後,康熙非常悲痛,爲她舉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禮,以“嬪”規格安葬,墓葬被安排在清東陵牆外。

真實的蘇麻喇姑:清宮中的奇女子,終身未嫁,卻幫康熙撫養皇子

有趣的是,在《康熙王朝》中,還演繹了一段蘇麻喇姑同伍次友之間的情愫。在這部劇中,蘇麻喇姑成了康熙的同齡人,簡直可以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來形容。爲了讓這部劇更爲精彩,導演又安排了她在臨終留下肺腑之言:“從沒愛過伍次友,一輩子只愛過康熙一人。”如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蘇麻喇姑,完全是另一番形象了。不過,正如開篇所提到的,歷史上的蘇麻喇姑與康熙之間並無愛情,一生未嫁,晚年還幫康熙撫養了一位品行端良的皇子,堪稱是一位傳奇女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