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查詢時王先生名下有12家公司。 網頁截圖

16日下午,王先生名下的公司只剩一家。 網頁截圖

齊魯晚報11月16日訊(記者 戚雲雷) 本報報道了濟南市民王先生使用天眼查平臺查詢公司信息時,發現自己名下竟有12家關聯公司,其中11家和他沒有任何關係。11月16日下午,天眼查平臺回應稱,出現該問題,是他們在做“去重名”判斷時未判斷精細所致。

王先生在濟南從事工程行業,和朋友合夥成立了一家公司。11月12日,因業務需要他在天眼查上查詢了自己的公司,發現自己名下竟然有12家關聯公司,分佈在北京、山東、廣州等地。王先生懷疑自己的身份證遭人冒用了。

16日下午,天眼查相關工作人員聯繫到記者,稱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他們在做去重名判斷的時候沒有判斷得足夠精細,他們會聯繫王先生進行覈實,並對相關數據進行更正,同時也會加強算法的準確性。

如何“去重名”是所有商業調查行爲的頭號難題。記者查詢發現,天眼查曾在去年推出了“去重名”的獨家專利技術,號稱能夠僅依靠公開數據,高效解決查詢搜索中的目標對象同名同姓的問題。據天眼查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所有的“去重名”都是通過公開數據進行的判斷,如果用戶的名字是一個常見名,如王偉,若王偉和張偉、李偉一起開公司的話,會認爲他們是一個圈子的。這樣的話可能也會存在兩種情況,如果跟王偉一起做生意的人名字比較通俗,會把不是他的公司也給算進去,若名字不太通俗,而他既開互聯網公司,又做農貿,跟他合作又是完全不同的一撥人,就會把他的業務分成兩大塊,形成兩個同名的人。“目前僅根據公開數據去重名還不夠精細。”工作人員表示。

16日晚上7點,記者通過天眼查再次查詢王先生的公司,發現王先生的名字後已更正爲只有一家關聯公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