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十五部作品中出现了形形色色几十上百个江湖门派,而武林中的纷争其实也就是门派的纷争,无论那纷争因何而起,最终能够平息纷争的还是武功,武林中人往往都是以武艺对决来平息争端,所以有时候江湖之事并不是比谁更有道理,而是比谁的武功更强,此时就要求各门各派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较高下了,每个门派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这也是他们在江湖上立足的根本,比如丐帮有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武当有太极系列武功,少林有少林七十二绝技,又如大理段氏有六脉神剑,段誉也因此而成为书中顶尖高手,这些独门绝技之所以厉害就在于通常情况下是不外传的,不外传意味着更难泄露其中秘密,敌人也就更难破解,然而金庸笔下却有一个奇葩门派,此派武功从原著设定来看只怕都是从别派偷学而来的,还造就了七位顶尖高手。
提起偷学武功,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天龙八部》一书中的萧远山和慕容博,此二人原本就是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尤其是那萧远山,三十多年前雁门关外一役,中原武林高手几乎是倾巢出动,结果却是被萧远山一人杀得七零八落,最终只留下几个苟且偷生下来,可见萧远山当时就已是绝世高手,然而萧远山没死却不选择报仇,反而去那少林寺潜伏了几十年,只为学更高深的武学,这段故事一定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的逻辑本身是存在问题的,萧远山早可报仇却不报,姑且当他是“偷学武功有瘾”吧,否则无论怎么圆,这段故事都是不太合理的。
又如《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掌门也可以算是偷学武功,他不将自己华山本派的紫霞神功练到极致,却想走捷径去学《辟邪剑谱》,把自己弄得不难不女,但无论是萧远山、慕容博还是岳不群,他们都学武功都只属于个人行为,他们自己本身是有武功的,而金庸笔下却有个奇葩门派,他们的武功可能全是从别处偷来的。
此派即是《天龙八部》一书中的逍遥派,也是金庸笔下最为神秘的门派之一,这个门派从创派祖师逍遥子,到下面的逍遥三老无一不透露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个个都堪称怪人,那逍遥子是不追逐名利,反而在有一身神功护体之时选择退隐江湖,去追逐什么不老长春谷中的“神书”,而无崖子、天山童姥、无崖子第二代弟子也都性格怪异,但各位是否注意过一个问题,逍遥派的武功究竟从何而来?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既然逍遥派的创派祖师是逍遥子,那么逍遥派的武功自然也就是由他所创了,然而从逍遥子在书中的表现以及他所用的武功来看,他根本不像一个创功者,反而是像一个“收集者”,或者说是“窃功者”,咱们不妨看看逍遥派最为经典的几门武学。
首先是天山折梅手,原著借天山童姥之口提到:“我这天山折梅手是永远学不全的,将来你内功越高,见识越多,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中。虚竹一来对折梅手还领悟不够,二来也未料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是是非非,还曾一度拒绝童姥。事实上重掌灵鹫宫后,天山折梅手两次牛刀小试,高明之处可见一斑。”天山折梅手融入天下武学,突出“偷来武学”。
第二招是北冥神功,这是一招能够吸人内力的武功,书中段誉、虚竹都曾受益于这门武功,吸走了不少高手的内力,尤其是段誉,居然能够将鸠摩智的功力吸走,可见这门武功之强大,这门武功突出一个“偷内力”。
第三招则是小无相功,小无相功能够模仿敌人的武功,甚至可以做到威力更胜敌方,此招便是突出一个“偷招式”。
再加上逍遥子在原著中的表现,由巴天石提到:“巴天石说道:‘这些字说得很稀奇古怪,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好像是说,【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逍遥子连神书也偷走,综合各线索来看,逍遥派的武学多半是由逍遥子各处搜罗而来,也正因为得来容易,他才根本不屑与其他武林中人争高低。
偷学武功这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毕竟逍遥派是成就了逍遥子、无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段誉、虚竹以及丁春秋这么七位高手,为《天龙八部》增色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