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童姥和虚竹相遇是一场意外,两人在逃命途中,童姥偶然提到了少林寺的灵门大师,并且称呼少林玄字辈高僧为小和尚。此种称谓让虚竹大感惊讶,原来童姥此时已经九十多岁,昔日和灵门大师平辈论交,所以玄字辈高僧在她面前只能是小和尚了,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段江湖往事,萧远山的汉人师父身份也浮出水面。

逍遥三老分道扬镳之后,无崖子和李秋水隐居在无量山中,天山童姥在缥缈峰建立了灵鹫宫,灵鹫宫的主要成员都是被负心汉抛弃的女子,童姥把她们组织起来,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李秋水和天山童姥之间争风吃醋几十年,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把创造武学的重任忘记得一干二净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间的仇恨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越来越强烈。

童姥的武功是高于李秋水的,两人之间的争斗,李秋水只有保命的份,根本不是童姥的对手。但后来李秋水嫁入西夏皇室之后,逐渐掌握了西夏一品堂的势力,而后李秋水公器私用,让一品堂武士对付天山童姥。为了能有对抗的实力,天山童姥不得不在江湖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原来的灵鹫宫势力根本不足以对抗西夏一品堂。所以童姥才不得已用生死符控制江湖人士,让江湖人士听命于自己,已达到对抗西夏一品堂的目的。

中生死符者,往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无穷无尽的折磨,让这些江湖中人不得不屈服在童姥淫威之下,三十六岛和七十二洞那么多武林豪杰,总要有人出面,替他们解除生死符的痛苦。毫无疑问这个人只能是少林方丈了,此时的方丈是灵门大师,玄慈的师父。天山童姥武功高强心狠手辣,一般的江湖人士是不敢趟这趟浑水的,此事也唯有灵门大师可以帮上忙,对于这种解救别人痛苦的事情,灵门大师必定不会拒绝。

所以说天山童姥三言两语,勾画了一幅江湖往事,就是少林灵门大师亲上灵鹫宫,替武林同道求取生死符的解药。到虚竹出现的时候,年代已经久远了,江湖中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很显然灵门大师并没有求得生死符的解药,在武林正道眼中,天山童姥的灵鹫宫属于邪魔外道的一类。灵门大师想要为天下苍生请命,必然会与天山童姥发生大战,其结果也很显然了。

天山童姥为人相当高傲,功夫又练得出神入化,号称取人性命从来不用第二招,普天下之间没有佩服的人。但是与虚竹交谈之中,论及灵门大师时,称与之平辈论交,可见童姥个人是相当佩服大和尚的。要不然童姥这样一个邪魔外道,怎么能和少林方丈相交,很明显只有为武林同道,讨要生死符解药的时候,才会和天山童姥有交集。

然而雁门关惨案发生时,萧远山最后已经发狂了,为何在杀玄慈的时候,突然停手了,只是用脚点了他的穴道。这个时候的萧远山已经有所察觉了,通过与玄慈的交手,他已经发现自己的武功和玄慈是同宗同源,也就是说玄慈和自己汉人师父有极大的关系,萧远山曾受师父大恩,在师父面前立下重誓,终其一生不杀一个汉人,此时遇到师父的弟子,才会暂息雷霆之怒,饶过玄慈一命,也算报答了师父多年的教导之恩。

萧远山跳崖不死萌生了报仇的念头,对自己南朝师父的身份更是好奇,所以事后才会潜入少林寺,打探南朝师父的情况,偷学少林的武功典籍。当他逐渐拨开雁门关惨案的真相时,也明白了南朝师父不远千里去辽国培养他的目的。原来正值辽宋纷争,大兴兵戈,受苦的还是只有老百姓,江湖中人加入战团,也改变不了被侵略的命运。与其正面与辽国抗衡,不如采取迂回策略,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只有改变辽国高层的想法,才是终止辽宋战乱的最好方法。

就像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从小就被玄苦大师培养,长大了之后才会处处维护于大宋,即使丢掉性命也不愿带兵攻打大宋。很显然萧远山的师父也想这样培养他,从小就给他灌输辽宋和平的思想,灌输给他江湖大义,灌输给他佛家思想,所以长大了的萧远山才会致力于维护宋辽和平,力压朝堂上的主战派,南朝师父的计策成功了,改变了辽国上层的想法,保证了宋辽之间的和平。

萧远山一人就能团灭中原众多高手,其师父当然不可能是泛泛之辈,他的师父很有可能就是灵门大师,灵门大师既然能够为武林同道上缥缈峰,当然也能为了万千百姓卧底辽国。灵门大师德高望重,为天下苍生的福祉着想,难怪能赢得天山童姥的佩服。但是灵门大师此举却深深伤害了萧远山,让他有被利用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遇到玄苦之后更为强烈了,因为玄苦培养萧峰,和灵门大师培养萧远山有异曲同工的感觉,正是因为被利用过,所以在少室山英雄大会上,萧远山才会对玄苦口出不逊。

萧远山轻易的被扫地僧点化,正是从小被师父灌输佛学的原因,慕容博皈依佛门或许目的不纯,但萧远山却是真心皈依佛门的,可见灵门大师对萧远山的影响之大。此乃小编一家之言,欢迎各位斧正。

本文由君临天下明月夜原创,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