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典能够自行研发、制造超音速飞机、潜艇、导弹、坦克、火炮、枪械等武器装备,并且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通信、核工业等研究领域均为世界领先。NO.747 - 瑞典国防。

NO.747 - 瑞典国防

作者:疏桐

编辑:冷小军 / 出品:冷热军事史

北欧国家瑞典是永久中立国,人口约900万,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的规模。

然而,就是这个中立小国,却拥有着世界领先的军事科技和海陆空齐全的武装力量。瑞典能够自行研发、制造超音速飞机、潜艇、导弹、坦克、火炮、枪械等武器装备,并且在冶金、材料、机械、电子、通信、核工业等研究领域均为世界领先。

▲ 瑞典

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了瑞典的邻国,却不敢贸然进攻瑞典。那么,瑞典的国防力量究竟有多强悍呢?

独树一帜的国防体制和军队

瑞典的国防体制独树一帜。针对自身人口稀少的状况,瑞典走上了一条「全民皆兵」的道路。在冷战期间,瑞典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要求每个适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同时设立了一整套高效率的动员机制。

当时,瑞典常备军大约4万5千人,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则可迅速动员起100万人的部队,超过人口总数的九分之一

▲ 瑞典城市

在国防设施方面,瑞典注重因地制宜,很多机库、潜艇基地等设施都是在巨大的山体和海岸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或是将天然洞穴进行改建,工程量浩大,但其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都很过硬。

同时,瑞典国防设施也注重军民结合。早在上世纪50年代,瑞典刚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网时,就充分考虑了军民结合的要求。在很多地方,战斗机可以直接从山体中的地下机库开上高速公路起飞执行任务,强悍无比。

▲ 瑞典伟士比级护卫舰

瑞典一方面加强动员体制,同时又重视发挥人的个体因素,强调挖掘部队的潜在战斗力。瑞典人严谨、自律、集体意识很强,这一点在军队中有很好的体现。

瑞典军方认为,部队的战斗力来自于装备、结构和人的有机结合。他们强调发挥每个战斗群、每个指战员的能动性,着力培养其在复杂和极端条件下独立行动的能力。

瑞典军队规定,每一个军官都必须能够从其上一级军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提出异议是每一个军人的责任,但如果异议被驳回则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 瑞典士兵

此外,他们的条令中还包括其他一些关于鼓励指战员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内容,也有对指战员之间加强联系、加深相互了解的专门要求。瑞典军队在注重整体协调的同时,强调每个单位的独立行动能力,实质上就是把部队当成有机的、独立的人」来训练和使用,而不是当成机器。

雄厚的科技和完整的军工业体系

瑞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拥有的铁矿、铜矿存储量均为欧洲第一,这就为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足够的基础。瑞典很早便开始在采矿、冶金、工业装备和机械等领域进行产业积累。

因为是永久中立国,瑞典的工业体系在二战中毫发无损,而战后的几十年中,瑞典工业也一路高歌猛进,发展到现在,在冶金、机械、电子、通信等领域都是世界领先的。

瑞典军事强大的关键在于有相关产业的顶尖技术,由于科技和工业力量雄厚,在此基础上为本国军队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武器装备。

1907年创办于哥德堡的瑞典轴承制造厂生产的轴承至今仍是被公认世界上质量最上乘的轴承,瑞典其他大大小小的优秀机械公司不计其数。有了材料、机械方面的能力,制造火炮、车辆、飞机、舰船便毫无压力。

▲ 瑞典轴承公司位于哥德堡的总部

冷战期间,瑞典的空军力量曾经一度排名世界第四萨博」系列主战飞机全部国产,与当时美苏等国的同代战机相比毫不逊色,而且颇有独创之处。其中,1955年投产的萨博35龙」式战斗机就是世界上首先采用复合三角翼布局的战机,其良好的空气动力设计后来为其他国家一再效仿

从早期的SAAB 37雷」式战斗机到JAS 39鹰狮」战斗机,国际先进战斗机销售市场一直有瑞典人的身影。当今,瑞典的鹰狮战斗机与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欧洲的台风战斗机代表着现代欧洲战斗机制造工业的最高水平,被称之为欧洲三剑客」。

▲ JAS 39鹰狮战斗机

在陆军装备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炮塔坦克就产自瑞典。「S型」坦克完全是按照瑞典特有的地形地貌和作战任务设计的,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更像是某种自行反坦克炮,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在敌方坦克大规模进攻时实施机动防御。

▲ 无炮塔的S型坦克

海军方面,瑞典南部马尔默市考库姆造船厂,为瑞典政府研发建造了很多超前于时代的军用舰船。比如哥特兰级潜艇,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斯特林发动机、实现不依赖空气推进的潜艇。这款潜艇在北约的演习中击败了美国的核潜艇,2004年,美国租了一艘回去研究了好久

▲ 哥特兰级潜艇

澳大利亚曾经要买日本的苍龙级潜艇,但实际上苍龙级的不依赖空气推进技术是完全引进自瑞典的,比瑞典要晚了近20年。

除了强大的海陆空三军装备,瑞典的核力量也不容忽视。二战结束后,瑞典政府觉得美苏核威胁太大,于是决定自己研发核武器。据传当时计划先建核电站,再做核弹头,准备10年产100枚。

其中R1核反应堆于1954年成功运行,就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主校区某楼地下,只不过后来放弃核武器计划。

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

瑞典小国大军工,离不开科研创新的传统实力,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离不开对教育和科研的大力投资,离不开强大的人才储备和钻研精神。

瑞典拥有40多所大学,这些大学的世界排名大都位于前列。完善的教育体系可以为军事的发展提供极为丰富的人才储备。瑞典政府每年也给科研机构拨款大量经费,由此不断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主校区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承担了瑞典工程科学方面三分之一的教学与科研,并且与萨博、爱立信等企业联系紧密,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学院很多的教授、老师在两边兼职完成项目,学生也参与其中完成毕业设计。

爱立信与萨博公司合作研发的爱立眼雷达系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相控阵脉冲多普勒体制」的机载预警雷达系统,拥有的独特平衡木」设计为世界首创。爱立眼预警机」也成为世界各国预警机研发的效仿对象。

▲ 装备了爱立眼雷达系统的瑞典空军预警机

瑞典高工资高福利,各行各业平等,收入差距小,所以很多人愿意去钻研技术。于是,瑞典拥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衍生而来的军事工业,这与尊重技术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永久中立的瑞典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又在二战中保留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再依靠大批优秀的人才和别具一格的国防体制,使得军事力量精干、高效,任何国家不可小觑。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