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韦信忠的调侃一语双关,现在的韦四拾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他准备重新修房子,再养上几百只鸡,他说,只要孩子有出息,靠养鸡,也要供他们上大学。去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区的一个民间助学团愿意帮助韦四拾一家,每个月为孩子提供300元的交通费,还帮他建起鸡圈,免费提供鸡苗,承诺每只鸡至少100元的价格进行回购。

“韦四拾现在的变化可大了!”“他养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自己努力的人,别人才愿意帮”……日前,记者来到古花镇木瓜村,认识韦四拾的人都对他赞誉有加。

韦四拾今年49岁,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和腰椎间盘突出,独自抚养一对儿女,病苦加贫穷让他一度“直不起腰”。

韦四拾的家在一排用石头垒砌的老房子中间,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外墙石块间的泥土已脱落不少,形成空洞的缝隙。走进屋内,光线较暗,但能看清屋子收拾得很干净。屋内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一应俱全。

“韦四拾,在家没得。”带路的木瓜村主任韦信忠扯开嗓子喊了起来。“在,马上就来。”清晰的回答声传来。

他穿着短袖,衣服和裤子都糊上了一层厚厚的锅烟灰,脸上的胡须刮得很干净。“在捡瓦,这几天下雨漏水,自己干可以每天省100块钱呢。”“你们坐一坐,我去换身衣服。”他看到有人来,也很热情。

“他以前可没有现在这么注意形象。”韦信忠乐呵呵地和韦四拾开着玩笑,一边谈起韦四拾的过往,“以前一直都很勤快,是生活的变故让他遭受了打击,一度破罐子破摔……”

韦四拾的两个孩子都品学兼优,大女儿在大有中学读初三,小儿子在古花镇中心校读四年级。

学校的老师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韦四拾的儿女,生病出大汗了就打水给孩子洗澡,医药费也一直为其代付。“孩子话不多,但会深深地鞠一躬才走,很听话,让人心疼。”古花镇中心校老师张晓莉说。

“儿女跟着我吃了太多的苦,没让他们过上一天好日子。”如今谈及两个孩子,韦四拾悄悄地抹起了眼泪。

鉴于韦四拾一家的情况,村里为他一家三口都争取了低保,每个月有900多元,能够满足基本生活。

去年,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区的一个民间助学团愿意帮助韦四拾一家,每个月为孩子提供300元的交通费,还帮他建起鸡圈,免费提供鸡苗,承诺每只鸡至少100元的价格进行回购。

“去年养60多只鸡,一下子卖了6000多元。”韦四拾乐呵呵地说,他看到了改变生活的希望。

今年,镇、村干部又多次上门劝说他治病。“低保户看病,有政策减免。”“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两个孩子着想。”“身体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卖了家里的牛,又找亲戚借了点钱,凑足一万元治病。不仅治好了腰,还治好了眼睛,恢复了视力。

“他现在走路直得起腰杆了。”韦信忠的调侃一语双关,现在的韦四拾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他准备重新修房子,再养上几百只鸡,他说,只要孩子有出息,靠养鸡,也要供他们上大学。

本条内容:南川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袁治卫

宣传

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系南川发布原创作品,版权归南川发布所有。若要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方可转载发布。否则视为侵犯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