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交流賽效果如何見仁見智,我個人覺得還不錯,雖然從比賽觀賞度方面看有點食之無味,但畢竟距離全英公開賽結束已經近2個月了,接下來也沒什麼正經比賽看,這時候國羽的交流賽讓人有種久旱逢甘露的感覺,國羽也充分考慮廣大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做了轉播安排,這確實是一大進步。

你如果拿這場比賽和全英、年終總決賽相比較,自然會覺得精彩程度欠佳,但是特殊時期咱就別挑三揀四了,這道理就跟平時喫雞腿不覺得香,困難時期還嫌清粥寡淡活該餓死一樣,這兩樣本就不該放在一起比較。

爲什麼辦這場交流賽,我想是出於這幾方面的目的

一、知恥而後勇。今年的全英公開賽國羽創造25年最差歷史,在各類比賽因疫情取消無處表現“勇”的時候,需要用一場交流賽給自己和球迷一個交代;

二、停賽不停練。雖說奧運會推遲了,但是奧運目標不會變,奧運壓力不會小,國羽用實際行動展現隊伍的精神風貌;

三、舉國優勢。疫情期間舉國體制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放眼世界哪個國家像咱們在特殊時期還能正常訓練,還有能找到隊伍打交流賽,泱泱大國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心繫球迷。以往“集訓”前面都會加“封閉”二字,怕外界窺探,也怕亂了軍心,如今廣而告之還不是想着讓球迷多看看,還要忍着眼多嘴雜的各種評論。

稱讚也好、批評也罷,我覺得都挺好的,沒點觀點碰撞怎麼能符合網絡社會的氣質,不過有人說沒有達到交流賽鍛鍊隊伍的目的,我倒不這樣認爲。

所謂的交流賽歸根結底還是內部訓練的一種手段和方式,目的是讓國家隊的一線球員時刻保持着緊張度,別因爲沒有比賽可打丟了精神、亂了方寸,只是爲了區別於一般的隊內訓練,在形式上作出調整,這纔有了“雅思組合”的隔網相對,陳雨菲的“性別大戰”,但是歸根結底作爲對手的四川隊還是陪練的角色。

無論什麼事,陪的人都是配角,被陪的纔是主角,閨蜜叫你陪她逛街,怎麼逛、去哪逛,那得聽主角安排;哥們叫你陪他喝酒,喝多少、喫什麼,那得哥們說了算,這道理放在交流賽上也一樣。

能不能陪是能力,能不能陪好是學問

這場交流賽四川隊不容易,能成爲交流賽的對手是對年輕球員的歷練,也體現出了隊伍整體水平不錯,以單打的劉澤慶爲例,2018年獲得全國青年錦標賽男單亞軍,2019年獲得第二屆青運會男團第二名,團體錦標賽男團第二名水平夠檔次。

但是對於四川隊來說能不能完成陪練的任務要好好想想,要不然下次即便是同在四川近水樓臺,也未必能有這樣的機會了。

既要讓國家隊達到練兵的目的,又要讓自己年輕球員得到鍛鍊,這個度的把握真是一門學問。這要是放在我們這些中年油膩大叔的身上可能一點就透,但是面對一幫90末甚至是00後出生的孩子,真正做到張弛有度不容易。

就拿最引人注目的陳雨菲性別大戰的對手劉澤慶來說,2001年出生,身高176公分,打法以拉吊突擊爲主,速度快體力好,正是血氣方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真真就似三國時期龐德一般。

東漢末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並在此稱王,下令關羽北取襄陽,進兵樊城,曹操派小將龐德率領先鋒部隊來到樊城,表示誓與關羽決一死戰。關羽出戰,兩人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兩軍各自鳴金收兵。關羽回到營寨,對關平說:“龐德的刀法非常嫺熟,真不愧爲曹營勇將啊。”關平說:“俗話說:‘剛生下來的小牛犢連老虎都不害怕。’對他不能輕視啊!

關羽覺得靠武力一時難以戰勝龐德,於是想出一條計謀,當時正值秋雨連綿,漢水猛漲,魏軍營寨卻紮在低窪之處,關羽掘開漢水大堤,這纔有了《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的故事。

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一定是另有安排

比賽的直播大家都看了,如果論絕對實力,小將劉澤慶在年輕一輩中也算是有龐德之力之人,要真是催馬掄刀和陳雨菲大戰一場,估計陳雨菲不會只輸1分,但這是一場交流賽,國羽纔是場上主角。

小將既要發揮水平達到陪練效果,又要收斂鋒芒扮演好“主要對手模仿者”的角色,對於一個毛頭小夥子來說,真是很難很難,這也是爲什麼有很多球迷覺得劉澤慶打的有點“四不像”的原因。

之前隊內對抗女單隊員也有專業男陪練,主要是因爲男性速度更快、力量更強,在當今女子打法男性化大行其道的競爭中,通過模擬世界各國的主要對手達到提升女隊員能力的目的。

既然要模擬就要放棄自己原有的特質,這就像是唱歌一樣,很多男性(女性)都在模仿女性(男性)的嗓音唱歌,越是模仿的像離自己本音就越遠,很多專業模仿大神級人物後來甚至都不用自己的本嗓唱歌了,反倒換來臺下的掌聲陣陣。

爲了讓陳雨菲能在交流賽中得到鍛鍊,這次劉澤慶要扮演的角色是女單世界第一“戴資穎”。可劉澤慶畢竟不是專業陪練,所以你纔會看到第一局中劉澤慶想殺卻不敢殺,纔會有後兩局中慢慢放開手腳卻又畏手畏腳。

一前一後差異巨大,但劉澤慶做的沒錯,想殺不敢殺是因爲角色扮演,時刻提醒自己是以戴資穎的身份出現,一切以模仿戴資穎的技術特點爲發揮前提;慢慢放開手腳是一種運動員特質的本能釋放,爭強好勝的是運動員的天性,想完全遏制只能等待歲月的歷練。

在這樣的矛盾心態下,或者說是任務前提下,劉澤慶算是很好的完成了交流賽陪練的任務,既讓陳雨菲在全英之後的首次“正式比賽”中保持了狀態,又讓自己在難得的比賽直播中得到鍛鍊的機會,從每局讓3分到最後總分贏1分,即便沒有打得那麼酣暢淋漓,也算有了面子也有了裏子。

後來聽說,李矛教練篩選了青奧會男單冠軍李詩灃,亞青賽亞軍劉亮,湖北小將朱軒辰以及安徽的董天堯,四位國羽男單作爲未來重點培養對象,並沒有提及劉澤慶,但這次交流賽亮相也算是讓更多人瞭解了劉澤慶這個小夥子。

所以這次比賽,你不能把它等同於一般的國際比賽來看,如果因爲有轉播就認爲應該打的精彩,那你的出發點就大錯特錯了,是不是能以賽代練發現問題,是不是能展示國羽的精神面貌纔是核心所在。

所以必須要給川軍的“劉澤慶們”點個贊。今天你們是場上的配角,承擔着這個時代所賦予的使命,歷史是生生不息延綿流長的,想讓中國羽毛球長久屹立下去,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套用一句話“未來是你的,未來是我的,但終歸還是後浪們的”。

文/洪志 整理編輯 | 鋒哥

小將練兵!老將練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