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軍區劃分上,張仲翰領導的河北民軍歸冀中軍區領導,張仲翰在呂正操的號召下,把已經成立的一千餘人武裝交給了冀中軍區,他獨自回到家鄉再次組織抗日武裝。抗戰時期,冀中抗日根據地走出來多位傳奇人物,像河北人民遊擊軍司令孟慶山,津南抗日自衛軍司令張仲翰等人。

抗戰時期,冀中抗日根據地走出來多位傳奇人物,像河北人民遊擊軍司令孟慶山,津南抗日自衛軍司令張仲翰等人。其中,張仲翰傳奇故事更多一些,此人組織能力很強,抗戰初期就拉起兩支隊伍,都交給了八路軍,他最後授銜了嗎?
張仲翰,在1933年加入共產黨,他沒有參加紅軍的大小戰鬥,而是成爲一名地下黨,祕密工作。後來,在伯伯的安排下,成爲了國民政府的一名科長。
抗戰爆發後,當地政府被日軍佔領,而他沒有撤退,留在當地組織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這支隊伍就是河北民軍,規模達到一千餘人,他自認司令。
沒多久,東北軍出身的將領呂正操率部脫離了國軍序列,成立了人民自治軍,在河北展開抗戰。1938年,孟慶山領導的河北遊擊軍和呂正操部隊合編爲八路軍第三縱隊,併成立了冀中軍區,呂正操擔任司令。
在軍區劃分上,張仲翰領導的河北民軍歸冀中軍區領導,張仲翰在呂正操的號召下,把已經成立的一千餘人武裝交給了冀中軍區,他獨自回到家鄉再次組織抗日武裝。
在張仲翰的宣傳和帶領下,他很快拉起了一支兩千多人的抗日武裝,被稱爲津南抗日自衛軍,他自認爲司令。
沒多久,120師一部抵達冀中,爲了發展和壯大八路軍正規部隊,張仲翰的津南抗日自衛軍與120師719團團長賀慶積領導的部隊合編。按道理來說,賀慶積應該擔任團長,但新編719團初到河北,擔任團長不利於工作,所以張仲翰任團長,賀慶積從團長降爲了副團長。
抗戰結束後,這支隊伍也一分爲二,張仲翰去了彭德懷指揮的一野擔任了師長,而賀慶積去了東北野戰軍擔任了師長,後任軍區副司令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張仲翰升爲了軍政委、兵團政治部主任等職。後隨王震去了新疆,從軍職轉爲了文職幹部,與軍銜失之交臂。在後來的社會建設中,也做了不小貢獻,直到1980年去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