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演藝圈打拼了多年,他早就知道,演員處於被選擇的狀態,與其在意太多其他的東西,不如專注於自身,只要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就能有機會被看到,才能獲得選擇的權利,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是自己喜歡的,多少人想要做到這一部都沒有辦法,某種程度上來說,黃軒成功了,他原因打破那些標籤化的包袱,做一個主動的演員。儘管現在黃軒的事業有點兒處於“靜止”狀態了,沒有激起什麼水花,但他的實力早就被見證過了,如今他的目標應該也不侷限於大衆的目光了。

  作爲一名合格的演員,最擔心的應該就是不斷重複於類似的角色之中了吧,這樣會失去記憶點,被詬病的次數多了,自然就沒有資源或沒有流量了,大衆都會審美疲勞的。爲此,黃軒就進行了突破,跳出文藝路線的舒適圈,嘗試了一些之前沒接觸過的風格,然而,有想法是好事,真正做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黃軒近幾年在熒幕上的表現,受到了不少的爭議,多面的他反而不被大家所認可了。

  不過,外界的看法似乎還是沒有影響他,他一直致力於自己喜歡的事業,努力工作着,大大小小的內容都認真負責,爲一部影視作品,可以奉獻出很多的時間的精力,雖然說這是他該承擔的,但這種敬業程度還是令人佩服,爲不少人樹立了榜樣。在複雜的娛樂圈裏,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黃軒能保有這份不爭不搶的境界,實在是很難得的。作爲一名公衆人物,有些意見也是要聽的,黃軒都放在了心裏,因此,他還在改變的路上繼續發光,並不後悔當初的一些表現。

  而在個人生活中,黃軒也是如此心性,彷彿自帶着一股仙氣,喝茶、讀書、寫書法就是他的日常了,時不時分享出來,一副完全不會浮躁的樣子,這也形成了他的一種個人風格了。正是因爲這樣的文藝本性,所以黃軒也被邀請去五一晚會上朗誦,用他真摯的情感給更多人一份溫暖,一言一行都具有感染力。由裏到內,黃軒都張弛有度,充滿獨特魅力。黃軒不算一個鬧騰的人,他有時候不需要說話,一個動作,一個神情,都讓人難以忘懷。

  儘管現在黃軒的事業有點兒處於“靜止”狀態了,沒有激起什麼水花,但他的實力早就被見證過了,如今他的目標應該也不侷限於大衆的目光了。在演藝圈打拼了多年,他早就知道,演員處於被選擇的狀態,與其在意太多其他的東西,不如專注於自身,只要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就能有機會被看到,才能獲得選擇的權利,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是自己喜歡的,多少人想要做到這一部都沒有辦法,某種程度上來說,黃軒成功了,他原因打破那些標籤化的包袱,做一個主動的演員。

  黃軒曾經說過,“我現在在想,無論是生活也好、塑造角色也好,我都很想拋棄‘討喜’這一層。這樣非常不好,對於演員塑造角色來說也如此,人也有各種各樣的人。”因此,後來他演了幾十集的長篇電視劇,也演了上億票房的電影,令人印象深刻。可能,在有些人眼中,黃軒的形象不太完美了,和當初認識的他不太一樣,可是這樣的他更加豐富了,更加真實了。

  有很多新生代演員活躍在熒屏和銀幕上了,黃軒和他們相比,少了年齡優勢。也有很多資深派演員重新爆紅了,如此看來,黃軒好像“過氣”了。這些比較都還沒影響到黃軒的處事態度,畢竟他從不聲張,也不需要大家來討論他。只要黃軒有什麼想說的,會主動分享出來,保持着低調感,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裏,走出精彩。

  黃軒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小高峯,值得喜愛他的人爲他高興。俗話說的好:熒幕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黃軒用了七年的時間,成功走進大衆的視野,又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改變自己的人設,他的每一步踏出去,都是很勇敢的。或許,未來的黃軒,會給觀衆們帶來更多驚喜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