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範曾:藝術成就頗高,卻奪朋友妻,一生被人詬病
才子多風流,文人常無行,古今如此。在古代風流文人中,明代的唐伯虎最爲出名,他的詩、書、畫被稱爲三絕,藝術造詣高超,才華橫溢是真的,然而他爲人灑脫,落拓不羈,一生娶了三個妻子,風流也是真的。民國時期,徐志摩是最出名的風流才子,拋棄原配,追求所謂的愛情,最後也因爲愛情去世。而到了當代,和“風流才子”沾上關係的或許是範曾了。
範曾是一位國內外聞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作家。
他出身名門世家,是范仲淹的後代,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有聲望的人。從明末清初的十二世祖範應龍先生算起,直到其父範子愚先生,這十二代中,岀現了數以百計的詩人、文學家、畫家。
母親繆鏡心是大家閨秀,畢業於南通第一所由作者曾祖母姚倚雲主辦的女子師範,一直當小學教師和小學校長。桃李滿天下,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
良好的家庭教育爲範曾以後的成就打下了基礎,繼而開創了“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先河。
當然,藝術成就高,不一定代表人品也能達到一樣的高度,李敖先生就曾說過:範曾人品有問題。
拋開其他方面不談,單單是範曾的感情經歷就讓人很難理解。
他一生娶過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林岫,是一位著名的詩人,這段婚姻很不幸,給雙方都帶去很大的傷痛,而且都諱莫如深。
邊寶華女士是在範曾教授最艱難的時候來到範曾教授的身邊的,也是範曾的第二任妻子。
當時的範曾教授當然還不是什麼教授,不僅一名不文而且還窮困潦倒着。據說“爲了範曾有更大的成就,邊寶華放下了自己也熱愛的畫筆。要知道邊寶華也是美院的高材生,尤其她的白描功力,並不在範曾之下。但爲了範曾,她不但擔負着爲範曾裁紙、研磨、押章和收集、記錄、剪貼各種資料,而且還用自己那瘦弱的肩膀,權頂起家庭的棟樑。” 這實在是一個溫良且賢惠的女人。
範曾教授也知道他的成功與邊寶華的愛他是分不開的。
他曾說:“我範曾有今天,有夫人的一份(這‘一份’二字用得很狡猾)功勞!”
範曾是應該感激邊寶華的,但這感激也許可以促成婚姻但卻變不成愛情。
範曾後來又愛上了一個女人——他的“恩人”的妻子。“恩人”是在文化部宣傳隊做演員的須遵德,當時的範曾生活非常困苦,甚至要睡在倉庫裏,須遵德有時會給他一些衣服。一次,須遵德邀請範曾來家裏喫飯,範曾認識了須遵德的妻子張桂雲,當時的張桂雲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然而兩個人卻不管不顧地走到了一起。
這段地下情人的關係保持了10年,直到1988年,50歲的須遵德和49歲的張桂雲離婚。
1993年,範曾和張桂雲如願結婚,在談到這段感情時,範曾說:我們的愛情太平凡,沒有傳奇色彩……我想,我們的愛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真!”
真是不知道該讓後來人做何感想!
就兩性關係而言,“風流”賴以發生的基本前提應該是“情”,否則即淪爲“荒淫”。“不會風流莫枉談,單單‘情’字費人蔘。若將‘情’字能參透,喚作風流也不慚。”
“風流”境界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唯“有情人”、“解情人”當之。
資料來源:《小說和人生境界十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