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可以穿透人生,

也能讓你悟到生命的本質。

有人說,人生如茶,只因兩者之間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茶在滾燙的水中滌盪着,起起落落中,由堅硬變得柔軟,慢慢地舒展開來,輕輕地沉入水底,倒入杯中,茶香瀰漫,這不正如人的一生的寫照嗎?

我們可以從茶葉的喜好上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也可以從泡茶的態度中看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茶頻道商城

不止泡茶,製茶也是修身養性,體現爲人處世態度的過程。有時候一個環節要重複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茶人必須時時刻刻守在一旁觀察茶葉的變化。在守候的過程中感受到心性的變化,浮躁的心慢慢柔和、細緻,更能享受茶葉的淡泊與美好。

恪守的不止是茶,更是人生

很多茶人,往往會爲了一個信念去“鑽牛角尖”,從此終生不悔。比如,堅持古法制茶的,探索前沿技術的,追求有機種植的,也正因爲有他們這樣“固執”的可愛,纔有了各種風格迥異,帶着鮮明個人特色的茶。

|茶頻道商城

一生能只走一條路,是很幸運的事情,有時候面臨過多的選擇反而無所適從。慢慢地,原來的特色被社會同化了,原來的棱角被歲月磨平了,此時,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的氣質,沒有了想法,在一陣隨波逐流之後,終於失去了原有屬於自己的特性,與周圍趨於一致,看不出任何差異。

那些能一直堅守初心的人,應該是幸福的吧,比如埋首製茶,不問世事的潘氏茶人,用一顆平和柔軟的心,去讓茶在手中重生。

|茶頻道商城

留山村裏,幾百年來潘氏族人世代製茶。但是最近幾年來,外出經商的人也日漸增多。而潘延金先生,一直留在村子裏製茶,將茶視爲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甚至是爲了保留品茶時感覺的敏銳,不沾菸酒。在村子裏,說得上是有點另類了。

懂與不懂,差別在用心

有的茶友說自己不懂茶,可能只是不會用標準術語去系統地講,其實茶好不好,舌尖上的味蕾和你的心都知道。喝茶的最後目的是讓每個茶友都可以泡出一杯好茶。忠於自己的內心,相信自己的口感,能夠跟茶葉溝通。

|茶頻道商城

一棵紅心茶生長在天地之間,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完全吸收接納時光和歲月的恩賜,它同樣也是可以與茶人交流的。

當茶人熟知茶的性格,認認真真將它打造出來,你認真地去沖泡,去品鑑,感覺得到茶樹的年華,茶人的用心,這不是懂茶,是什麼呢?

我們對待茶的態度,便是我們看待生活的態度。對待茶不馬虎的人,一定不會對生活馬虎。

你用心待茶,茶自會好好待你,呈現最好的滋味。

你對待茶的態度,便是你對待生活的態度。

圖文|由茶頻道微商城提供

僅交流分享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