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暨液体肥项目2019年北方区工作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召开,来自中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等单位的代表及中农控股的合作伙伴代表等人员到会交流。为此,中农控股搭建了中国农资智能农服体系,涵盖智能配肥站、液体配肥中心、液体加肥站、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有机肥微工厂、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等,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商,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品质种植愈发受到关注,良好的土壤质量正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环。近期出台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提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

而不少种植者也为土传病害等土壤“顽疾”忧心忡忡。如何将将土壤养护调理工作更好地落地,真正从源头上助力破局土壤“顽疾”,化解种植者的土壤痛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众多农资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其中,作为“国家队”的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农控股)更是责无旁贷,积极着手布局。

3月21日,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暨液体肥项目2019年北方区工作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召开,来自中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等单位的代表及中农控股的合作伙伴代表等人员到会交流。

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商

近年来,农业发展仍面临不少痛点,例如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也迎来了不少机遇。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颖表示,政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空前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增多、社会资本纷纷抢滩卡位、农产品消费由吃饱向吃好转变等新形势正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机遇,农资企业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会。

离服务越近者离竞争越远 这支“国家队”瞄准痛点正行动

上为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颖

中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处长李宝东

下为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秘书长许小华

“更好地贴合种植者的多元化需求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也是我们未来谋发展的空间。”赵颖坚定地说,“离服务越近者,离竞争越远。为此,中农控股搭建了中国农资智能农服体系,涵盖智能配肥站、液体配肥中心、液体加肥站、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有机肥微工厂、水肥一体化、无人机飞防等,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服务商,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据介绍,中农控股自2014年着手搭建中国农资智能农服体系以来,已经积累了丰硕成果:田间取土、测土累计约20000次,测土配方肥覆盖农田面积累计达500000亩,回访及培训服务农户数累计近20万人次,培训化验员、飞机手等百余人。

这也得到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处长李宝东、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秘书长许小华等嘉宾的肯定。

李宝东在作《科学施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报告时表示,要创新推广模式,加快绿色发展。一是优化推广渠道。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三是提供金融支撑。四是对接农产品销售平台。

在加强技术服务方面,中农控股不断做“加法”。去年上半年,中农控股加入供销E家飞防联盟布局植保飞防业务,2018年累计服务面积近3万亩。

许小华表示,中国供销无人机大联盟以无人机为农服业务切入点,融合“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服务共享云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等资源的共享,构建农服生态。通过农服生态积累的数据完成全国农业的数据化,实现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未来将继续携手中农控股推动农业服务再上新台阶。

卡位土壤修复市场

当前,土壤质量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赵颖表示,中农控股接下来将积极打造土壤修复综合技术支撑体系,卡位土壤修复市场。土壤修复综合技术支撑体系将农机技术、植保技术和生物技术高度融合,涵盖深松旋耕、臭氧水灭菌杀虫、高温菌种闷棚、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旨在破局困扰种植者多年的诸多问题,例如秸秆处理难,以根结线虫、死棵等为代表的病虫害防治难,土壤修复难,污染消除难等。

离服务越近者离竞争越远 这支“国家队”瞄准痛点正行动

土壤修复暨秸秆还田首席专家张春生就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暨秸秆还田实际操作技术作了介绍。张春生表示,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的普及和发展,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国蔬菜栽培的重要模式。与此同时,土传病害对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经过多年探索开发的土壤修复暨秸秆还田实际操作技术可以有效破局土传病虫害和蔬菜秸秆处理难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介绍,开展的茄子秸秆还田效果试验结果显示:

一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持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提升,枯萎病、青枯病等田间发病率与未秸秆还田的发病率无差别。

二是产量提高,主要病原菌及其病害种类基本一致。

三是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微量元素、有机酸、氨基酸含量,改善土壤pH值,增强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加速土壤矿物质元素的矿化,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

北京田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在介绍新型土壤消毒技术时表示,臭氧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杀菌消毒。使用土壤消毒修复一体机灌溉土壤可以实现土壤消毒、土壤修复、地下增氧和减少残留等多重功效。

离服务越近者离竞争越远 这支“国家队”瞄准痛点正行动

中农控股与潍坊汉唐盛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基地合作协议》

为了更好地打造中国农资土壤修复综合技术支撑体系,中农控股与潍坊汉唐盛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署《中国农资土壤修复技术集成基地合作协议》。

有了良好的土壤,品质种植迈开了关键的一步,如何推动优质优价也是不容忽视的。为此,中国农资·绿盾联盟服务团队启动,以更好地推动“让耕种者满意、让食用者放心”。

加大力度推广液体肥

近几年,随着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深入推进,不少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液体肥是发展大有前景的肥料品类之一。据专家分析,预计未来国内水溶肥市场份额将增至10%左右,水溶肥发展前景广阔。

离服务越近者离竞争越远 这支“国家队”瞄准痛点正行动

参会代表查看了解产品

因此,中农控股在打造中国农资智能农服体系时,也将液体肥项目列为重点之一,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中国农资智能配肥站累计达到97家,拥有37个土壤分析实验室,会员25000余人,5个土壤检测站,累计配方肥销售量约6.6万吨,累计液体肥销售量近2000吨。

中国农资液体加肥站累计有16家液体配肥中心、46家液体加肥站,100%正常运营,实现节本5,000,000元,增效10,000,000元。

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液体肥项目经理张广华表示壳聚糖、海藻素、鱼蛋白等原料是液体肥的基础原料,应用效果明显。随着液体肥的不断推广,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种植者体会到液体肥所带来的实惠。

中农控股农业服务事业部液体肥项目经理衣少平表示,近几年,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多,对成本等因素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受施肥简单、降低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种植者对液体肥的接受程度较16/17年明显增强。这将利于液体肥的推广。2019年,中农控股将在全国推广中国农资智能加肥示范站,推行土壤检测-液体配肥-智能加肥站模式,2020年正式上线推广。

...................................................................

本文系农资导报微信官方订阅号独家发布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您还想看:

警!无证经营农药:禁业10年(附申领办法)

4月1日起,大化肥企业电价要涨?!肥价再被助推

渠道商要被“干掉”?年年被虐,如何自保?

20余省启动安全整治:农化原料再掀涨价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