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

微信號:caojingjun19731216

1、窠

映山紅,朵朵開,

風吹楊柳過江來。

去時花打苞,

回來花正開。

乖乖,好乖乖,

睏醒喔,睏醒乖。

映山紅就是杜鵑花。春時開花,紅豔豔。

去山裏看映山紅,是春日最歡喜的事。

我很喜歡“風吹楊柳過江來”這一句。小時候總是分不清哪是楊樹,哪是柳樹。總覺得它們長在水邊,都很婀娜,一到春天就吐芽,長出鵝黃鴨綠的葉子,好看,像窈窕少女蓬着一頭長髮似的。我小時候認識的楊樹,其實是柳樹。柳樹發芽長葉時,可以折一支下來,從斷枝處把表皮剝開幾個小口子,一手抓緊白色的杆兒,一手把綠色的樹皮頂起來,兩隻手配合好,向相反的方向一用力,樹皮連着樹葉,就“嘟嚕嘟嚕”地在杆子上疊成“堆兒”,到柳枝梢頭,停下來。一個可以甩來甩去的綠繡球就做好了。白生生的杆兒,吐着清香味兒,像玉一樣瑩潤。綠色的樹皮夾雜着嫩黃的葉子,團成一團,在柳枝尖尖兒上晃悠着。

甩來甩去,一鬆手,綠繡球拋出去好遠。有時候會打到某個男孩的頭,大家就一起鬨笑:“做女婿嘍!做女婿嘍!蝦米要當狗頭家的上門女婿嘍……”

狗頭剛剛甩出去的綠繡球,正好打在了蝦米的頭上。

這裏的江指的是長江。長江從我們那裏流過。離長江近的,叫下鄉。離大山近的,叫上鄉。我出生的柘林鋪屬上鄉。雖然是同一個縣,上鄉人和下鄉人說話的口音卻大不相同。下鄉人的口音更接近江西九江人。我不知道“風吹楊柳過江來”,來的是人呢?還是花?如果是人,那人是誰呢?如果是花,我知道指的是映山紅。映山紅是從江西廬山那邊一路開過江來的嗎?想想都令人心醉神迷:紅豔豔的映山紅,從廬山一路迤邐開過來,多麼美!

春風吹綠楊柳時,那人從江那邊過來。如果說的是人,那人是從我們這裏出發的嗎?因爲接下來的一句是:“去時花打苞,回來花正開。”“打苞”的意思,就是說映山紅剛吐出花骨朵兒,還沒開花呢。只是不知道說的是:剛去江那邊,馬上回來了?一回來正好花開了。還是說:去的時候,花剛“打苞”,過了一年,第二年春天,花正開時,那人回來了?

我們那裏的人外出,有兩條路:一是山路,就是翻山越嶺往安徽那邊走;另一條是水路,乘船過江或順水漂流。往山裏走,好像永遠也走不出大山似的,沒個盡頭。沿長江走,感覺越走越開闊,長江連着大海呀。這個人是從開闊的水路而來。

說了半天,最後兩句纔是關鍵。原來,這是姆媽唱的搖籃曲之一。目的是哄我睡覺。我們那裏的人把睡覺說成“睏醒”。“睏醒乖喔”是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母語。睡覺的時候不吵,很快入睡,睡得安穩,這就叫“睏醒乖喔”。“搖籃”是書面語,是上學後才知道的一個詞,我們那裏只說“窠”。“窠”是一個形聲字,上下結構,上面的“穴”是意符,下面的“果”是聲符。窠就是搖籃,一個很溫暖的字。爲什麼是穴呢?原來呀,早期的人是穴居的。窠就是洞穴裏的家。鳥窠,鳥的家。老鼠窠,老鼠的家。搖窠,就是我小時候的家。搖窠大都是木頭做的。像一艘微型的船。底下有兩根U字形的、兩頭翹起的彎檔,就是它可以讓搖窠很方便地搖啊搖。說是方便,可真搖起來,你總是不睡,一直大睜着兩眼,或者哭鬧,那搖搖窠的人也是很頭痛的,頭痛,手痠,五心煩躁。這就需要耐心。不間斷地搖。

搖窠也要一定的技巧,用力要均勻,切不可用力過大,用力過大會把窠搖翻的。真的出現過剛做姆媽的新手,不小心用力過大,把窠裏的孩子搖翻在地的冏事。

木頭做的搖窠裏填了稻草,稻草之上再鋪棉絮,棉絮裏面纔是襁褓中的我。襁褓兩個字筆劃多,在甲骨文裏其實就是那個“包”字。

(甲骨文“包”字,可以百度查到圖形)

你看,像不像襁褓中有個大頭娃娃?

該搖籃曲上場了。因爲各種原因,搖窠中的你遲遲不睡,除了不停地搖,還可以哼唱搖籃曲。聲音輕柔,有說有唱,有的地方拖的音很長,婉轉悠揚,如泣如訴。再加上不停的重複,一遍又一遍,一樣的唱腔,一樣的曲調,一樣的歡喜與憂傷……很容易把我哄睡着。

姆媽忙的時候,就由最小的姐姐代爲搖搖窠。小姐姐憤憤不平,搖起來可沒那麼溫柔平穩,一會兒慢,一會兒快,一會兒似乎忘了搖,一會兒又不耐煩得如急風驟雨。我睡在搖窠裏就像坐在獨木舟上遇到了海上風暴。要不是嚇哭了,就是越搖越睡不着。

翹起來的彎檔有一頭可以當踏腳板來踩。小姐姐就一邊嘟囔一邊做別的事一邊踩着踏板搖搖窠,你看,小姐姐多麼能幹呀。搖着搖着,我就……長大了。

2、塔

亂石塔,

亂石搭,

亂石搭高塔,

塔高一萬八。

塔邊寺,

寺邊塔,

塔上有神仙,

廟裏有菩薩。

塔頂一棵樹,

名叫千年矮,

千年矮,

長不高,

請你喫發糕。

高又高,

一覽衆山小。

戲院邊有一座塔,名叫亂石塔,亂石塔是我們亂叫的,正式的名字叫高塔寺塔,你看高塔寺塔這名字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高塔——寺——塔!很繞口呀,原來是先有一座塔,就是我們能看到的亂石塔,其實一點也不亂,只是感覺磚石參差不齊的樣子,不齊之中自有整齊,有線條,有層次,然後在塔邊修了一座寺廟,我們那裏只管叫廟,叫寺是很正式的叫法,比方說四祖寺、五祖寺,就是正式的名稱,寺都有名字,叫什麼名字好呢?就叫高塔寺吧,因爲旁邊正好有一座塔,回過頭來才發現,這塔還沒有取名字呢,民間只叫它亂石塔,亂——石——塔,都不太像個正規的名字,一羣人(也許主要是和尚)於是順理成章地叫它高塔寺塔,這就是有名的寺因塔名,塔因寺名,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周而往復,無始無終,令人無端地產生很多的遐想,甚至想到佛祖的拈花一笑,想到栽松道人找四祖道信禪師學禪,道信大師對栽松道人說,你這麼大年紀,就是悟道了,怎麼把佛法傳下去呢?人終有一死,就算是得道的大師如四祖道信也不迴避這個現實,於是栽松道人回去了,過了些時日,見濯港邊有浣衣女,便化身爲一個鮮桃順水漂流而下,濯衣女喫了桃子而懷孕生下五祖弘忍,多麼美麗的一個傳說,甚至想到DNA雙螺旋結構,這是塔的名字的由來。

除了名字,還有很多更美麗的傳說,比如說塔頂上有一棵樹,從塔底仰面望上去,當然顯得很矮,故此叫作千年矮,好像沒有叫“千年矮”的樹種,千年矮的意思是長了一千年也長不高,塔頂上尖的,一棵樹長在頂上沒有太多的土,只靠自然的陽光雨水,還是不好長高的,再說如果長得太高大,會不會把塔壓塌了?或者自己“栽”下來?長不高是必然的,長了一千年卻還在,就是奇蹟了,傳說這棵千年矮樹,是因爲觀世音菩薩打這兒路過,觀世音嘛總要到處看一看,聽一聽,有一天恰好路過這裏,發洪水了,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慈悲如觀世音菩薩自然要持淨瓶,用楊柳枝灑甘露救民於水,同情的同時忍不住掉淚,據說其中一滴淚正好落到塔身上,塔身上正好有一顆樹種子——也許是什麼鳥銜過來或吞喫了樹種子沒來得及好好消化就又拉出來,湊巧種子發芽了,長成了一顆樹,千年不倒,估計樹也不是直着長的,直着長跟塔有衝突,應該是斜着長,旁逸斜出的樣子,在構圖上也更美,因爲塔叫亂石塔,塔身卻很直,下大上小,這就叫緣份吧,種子發芽需要水,正好觀音娘娘打此路過落了一滴淚,一滴淚足夠,淚化成水,不用化,本來就是水,小時候沒什麼太大的印象,因爲我出生在鄉下,基本上沒有到過縣城,到縣城時已經上小學了,跟一個同班同學我現在不記得他的名字了,叫記得他姓周,我們倆約好了一起到縣城去看戲,看戲!哪裏沒有戲看,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戲,我們那裏是戲鄉,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但我們沒有到縣城戲院看過正式的大戲,這是一個天大的夢想,也是一個超出我們年齡範圍的“出格”的有點異想天開的想法,而且我們說走就走,沒對家裏人說,我們倆個小男孩,土裏土氣的,直奔縣城而來,在戲院邊我看到了塔,亂石塔,當然的感覺是:真的好亂啊……不過,亂得很沉鬱,亂得很荒涼,亂得很美,那時候塔有點東倒西歪的感覺,據說是年久失修,因爲戲太吸引我了,鑼鼓已心慌慌地敲起,就沒太仔細地欣賞塔,只是匆匆一瞥而已,再後來就是修塔,搭起高高的腳手架,圍起圍欄不讓行人走近,一修就是好多年,也懶得看了,直到修好了再去繞塔三匝,仰臉尋找千年矮,低頭進到擺了紅布祝臺的塔底最底下一層的小小空間,禮拜,聞到香味,一地的爆竹紙屑,紅的黃的綠的都有,故鄉人最願意農曆初一十五到廟裏燒個香拜個佛,因此也有很多人把塔當廟來敬奉香火了,求一個四季平安萬事順遂,塔成了縣城一景,卻沒有設景區,仍然在鬧市裏,在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中,進城的人路過塔邊,記得的望一眼,愣個神,不記得的該幹嗎還幹嗎?只嫌車子亂停,攤子亂擺,沒有人行道,走不動路,很親民的樣子,我說的是塔,雖然是屬於跟菩薩有關的、純精神性、信仰的建築,卻與芸芸衆生沒有分別,沒有距離,很家長裏短,周邊不出十米的地方仍然是各色小店,亦如當年那樣格局,只是少了許多隨意,多了一些不倫不類的所謂豪華裝飾,我還是喜歡小時候進縣城從東門小街青石板上走過,彎彎曲曲,逼逼仄仄,一路是店,路就是街,街就是店,賣汽水的,賣蘭花豆的,賣豆腐的,租小人書的,皮匠店,篾匠店,走到“盡頭”,看到塔纔算正式進了城。

本文爲節選,更多精彩請欣賞《黃梅文藝》紙刊

作者:蕭袤,本名聶蕭袤,男,漢族,湖北黃梅人,1988 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寫童話。作品曾入選《世界著名魔法童話》、《經典中國童話》等,連續 5 年有作品入選《中國年度最佳童 話》。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國家文化部蒲公英獎、《兒童文 學》校園人物素描徵文一等獎、2000 年度兒童文學基金獎、童話擂臺賽銀獎等。在國內外多家報刊(包 括美國《世界日報》 、法國《歐洲日報》)開辦個人作品專欄。

圍爐編委會

曹錦軍

總編

湖北省作協會員

湖北省攝協會員

魏鮮紅

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唐亞紅

執行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徵稿啓事

黃梅曹錦軍圍爐,傳播湖北黃梅民間文化和旅遊的自媒體,廣泛徵集湖北黃梅以及鄂東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等文學、攝影、美術、書法作品),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所有投稿,視作授權圍爐結集出版,其他媒體採用,須給原創作者相應稿費。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衆號:caojingjun19731216

《大美黃梅》 出版公告

黃梅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一書,已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爲彩印,價格60元一本(不含快遞費),海內外公開發行。

支付寶:15072733961.請購書者一定要將自己的詳細地址、姓名、郵編、手機號碼以及交易截圖發到15072733961曹錦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