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張藝謀攜鄧超孫儷夫婦現身第55屆臺灣金馬獎入圍酒會。衆所周知,他們三人合作的《影》得到了12項提名,可謂獲獎大熱門。

圖片見水印

不過,跟張藝謀之前的作品一樣,《影》所引發的爭議也不少。比如同一天,《影》就又遭到了一個叫郭松民的專家痛批。

他認爲,《影》是一個完全沒有人民視野和價值觀的作品。

爲什麼說沒有人民視野?因爲全片都在寫權貴和將軍們的爾虞我詐、血腥廝殺。百姓“只是沛國軍隊奇襲鏡州時驚慌閃避的影子”,而“沒有人民視野,價值尺度也就失去了標準”。他認爲,你可以採用人民史觀,也可以“以是否忠於劉漢皇室做爲臧否人物的標準”,但你不能沒有價值觀。

因此,《影》看似在極力表現水墨山水的中國文化意境,“但本質上卻是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極度醜化”,因爲子虞與替身之間沒有信任,也沒有情感。替身的勝利,不是智慧和善良的勝利,而是陰謀與兇殘的勝利,簡直淪落到了《甄嬛傳》的境界。

截圖

不僅他倆,其他所有人,都“沒有一個講道德的人”,也“沒有一個高尚的人”。好容易有對較爲正派的楊倉父子,也雙雙被殺了,而且並非因爲善良被殺,僅因戰敗而已。這就消解了應有的悲劇價值。

相比之下,被張藝謀“致敬”的《影武者》就高明得多:影武者“從賊性未改到被武田家的大義之舉所感動,盡心盡力履行職責,甚至令武田家人及敵人堅信他就是信玄本人,最後他也爲武田家而死”。這種對人性的發掘正是黑澤明電影的魅力所在,而一直在模仿的張藝謀,卻始終未得精髓。

郭松民還認爲,電影中被極度渲染的“傘刀”及戰法並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因此導致全片只能淪爲獵奇又平庸的東方“奇觀”。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中國進步了,但張藝謀一點也沒有進步”。

《影武者劇照》

不過儘管如此,郭松民並不感到意外,因爲他認爲,沒有人民視野一向是張藝謀電影的傳統。好比充斥其中的僞民俗、僞歷史,也一直是張藝謀電影的惡習一樣。

郭松民認爲《影》還延續了張藝謀的另一個傳統,“密室當中囚禁着慾望無法滿足的女人,通姦與偷窺,等等。鞏俐年齡已經太大,不適合再扮演這樣的角色,所以換上了孫儷,但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菊豆》”。

郭松民

總之,他認爲《影》除了玩視覺上的東西,毫無內涵可言。

郭松民,央視特約評論員、社科院新媒體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早年曾因痛斥汶川大地震中的“範跑跑”而成名,近年還參加過《奇葩大會》,與馬薇薇等人正面激烈交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