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女士的三叉神經痛已經很難用藥物控制了,之前也去過其他許多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建議施行微血管減壓手術,該手術在耳後顱骨鑽孔,進入橋小腦角區,將壓迫的神經血管分離開,療效確切,但也有不少風險,特別是高齡患者,有發生致命併發症的風險。施女士最終慕名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仲駿主任專家門診,仲教授耐心、詳細詢問了施女士的病情後推薦球囊壓迫術,這是一種最新的治療三叉神經的方法,整個過程沒有痛苦和創傷,住院時間短,恢復快。

作者:杏林幫官媒

專家簡介:仲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擅長: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咬肌痙攣,頸椎病,腰椎病,腰椎壓縮性骨折,脊髓拴系,枕頸畸形、脊髓空洞,腦脊髓腫瘤等。

七十八的施女士患有三叉神經痛。這個病痛已伴隨了她二十多年,讓她飯也喫不好,覺也睡不好,整天靠服用奧卡西平度日。最可怕的是,得了這個病就像趟地雷一樣,永遠也不知道何時就炸了,可能只是因爲早上起來洗了個臉,也可能僅僅是因爲喫了一口飯,劇烈疼痛就突然湧來,恨不得暈死過去。這種折磨在發病初期還是比較短暫的,持續數秒鐘,後來時間越來越長,往往數日甚至數週才消失,且一段間歇期後又再次發作。在日復一日的折磨之下,施女士猶如驚弓之鳥,害怕隨時會到來的疼痛,日漸消瘦,甚至患上了抑鬱症。施女士四處求醫,盼望能根治。那麼三叉神經痛究竟是什麼病?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在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神經痛。這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驟然發作,呈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極其頑固性,因而有“天下第一痛”之稱。

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嚥,以致營養不良,張嘴味兒特別大,臉上髒髒的,對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乃至最後患上焦慮症或抑鬱症,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三叉神經痛發作這麼痛苦,有哪些治療方法呢?疾病初期或輕症患者可首選藥物治療,例如奧卡西平、卡馬西平等,但這個疾病靠藥物是難以消除的,且副作用大,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肝腎功能受損,且其治療效果也會越來越差。

施女士的三叉神經痛已經很難用藥物控制了,之前也去過其他許多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建議施行微血管減壓手術,該手術在耳後顱骨鑽孔,進入橋小腦角區,將壓迫的神經血管分離開,療效確切,但也有不少風險,特別是高齡患者,有發生致命併發症的風險。

施女士最終慕名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仲駿主任專家門診,仲教授耐心、詳細詢問了施女士的病情後推薦球囊壓迫術,這是一種最新的治療三叉神經的方法,整個過程沒有痛苦和創傷,住院時間短,恢復快。

微創球囊壓迫術是在透視下,醫生用一根針穿過患者嘴角皮膚,到達顱骨卵圓孔,再置入可膨脹球囊,壓迫三叉神經節數分鐘,便可緩解症狀。該術式原理是阻斷三叉神經痛覺纖維並最大程度保留觸覺纖維的功能。這種方法沒有切口,無需開顱,也能達到接近開顱手術的效果,雖會導致面部略微麻木感,但數月後一般都能適應,與天下第一痛的痛苦比起來,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施女士球囊壓迫術後恢復極好,次日便出院了,痛感消失,也沒有再服用奧卡西平了。時隔二十幾年,施女士終於體會到了無拘無束的品嚐美味的快樂,再也不需生活在疼痛的陰影之下,心情自然而然也變好了,彷彿年輕了十多歲。

與微血管減壓術相比,經皮穿刺球囊壓迫術到底有哪些優點呢?

1、操作更簡單,通常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

2、整個過程在短暫全麻下完成,患者無任何心理和肉體上的痛苦;

3、無需開顱設備和手術顯微鏡,在X光機支持下就能完成;

4、近期和遠期療效明確;

5、適應症廣泛,幾乎適用於所有類型和任何年齡段三叉神經痛患者。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