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郭沫若!

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风骨,一旦没了风骨就是一堆狗屎。

在中国郭沫若是被当成典型的反面教材的,人们对鲁迅骂郭沫若““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津津乐道。中国人看热闹从来不嫌事大,更有甚者,直接添油加醋:“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东洋狗,到了眼前,哦!原来是沫若先生。”

舆论对鲁迅和郭沫若的评价是冰火两重天,但是郭也曾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过,曾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过。而鲁迅则有幸不得长寿,这种比较本身没有意义。

“铁骨铮铮”郭沫若!

人们诟病的是郭沫若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缺德失行,歌功颂德。可是当时又有多少人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放过那些大权在握的要人,抓住一个文人往死里批判,批判者本身也不见得有多高尚。

近代以来在文史两领域都作出开拓性贡献的,郭沫若一人而已。业务上他是学术巨擘甲、骨四堂之一 。早年参加革命, 立场一直很坚定。 南昌起义失败之后, 在很多中高层不是独自跑到地方打游击, 就是跑去苏联以找组织学习的名义避难的情况下, 他一个文人选择了跟紧跟朱老总他们一起为起义失败后残余的部队打前站 ,颇为不易。

一代宗师,在后来竟落得人人唾骂的下场,不能说不惨。现在人们清算他的言论,却不知道他也在那时候痛失二子,人人自危的年代,连家人都保护不了,换着别人不见得比他做得更好。

“铁骨铮铮”郭沫若!

他领导批判“资产阶级史学”的时候,对陈寅恪可谓霸道,可是一脱下官袍,又对陈寅恪何其推崇,在这种双重人格的煎熬下,他的言论又有多少属于真心实意,多少属于逢场作戏?

鲁迅先生若得长寿,怕也只能“我从来不屑溜须拍马,哪怕时至今日也不会去做,就算不让我说真话我也绝对不说假话,大不了闭门谢客。”般自嘲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