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英國,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紳士文化。正如他們一直以來崇尚的優雅和風度,當君權與民主產生矛盾時,都往往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而凡事總有例外,有一任英國國王不但成爲了歐洲首例被公開處死的君主,同時也是英國史上唯一一個,他究竟是誰呢?

此人就是查理一世。他所處的年代正處於歐洲經濟體制變革期,傳統的專制統稱已經成爲了英國國內資本主義發展的阻礙,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代表對於高壓統治日趨不滿。而驕傲的查理一世完全不理會形勢的變化,一心想保持自己的權威,導致國內矛盾更加激烈。後來,議會中的議員向他遞交了《大抗議書》,查理一世惱怒地想要逮捕爲首的議員,終於雙方的矛盾無法調和,查理一世無法接受議會提出的君主立憲,雙方爆發了內戰。

經過三年的戰爭,查理一世戰敗,逃往了懷特島,希望藉助蘇格蘭的力量東山再起。然而,查理一世已經漸漸失去了宗教、英國臣民的支持,短短一年後再次落敗,議會將他抓捕,組建了特別法庭對他進行公開審判。查理一世根本不認同法庭對他的審判,他從未覺得是自己錯了,最終法庭以查理一世背叛國家和人民的理由決定將他送上斷頭臺。

1649年1月30日晨曦,正值寒冬,這天是查理一世被處決的日子。查理一世被公開行刑前向議會提出一個要求,聲稱要多穿一件衣服,以免自己凍得發抖,讓英國臣民誤以爲自己心懷畏懼。議會答應了他的要求,於是,查理一世穿上了兩件襯衣,走向了斷頭臺。

行刑前,查理一世從始至終都沒表現出畏懼的神情,相反他異常冷靜從容,嘴邊甚至掛着笑容,一直保持着一個國王親和而高貴的風度。他中氣十足地對圍觀的英國臣民表示,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自己是爲了整個英國的國民而死,是一個純粹的殉教者。隨後查理一世感謝了上帝,並表示自己準備好了。最終,他倒在了斷頭臺上,時年四十九歲。

查理一世是歐洲首位被公開處死的君主,也是英國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死的國王。縱觀其生平,有着堅定的信仰以及頑固甚至偏激的性格,或許這也是他成爲時代變革下悲劇的原因。而面對死亡臨危不懼,查理一世守護住了他身爲國王的尊嚴,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閃光。你對此有何看法?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